不誇張的說,如今林孝智的《成報》還有胡仙的《星島日報》雖然仍是《東方日報》忌憚的對手,但直指《東方日報》最核心娛樂版的《壹周刊》卻已經取代了它們倆成為了《東方日報》的心腹大患,也難怪它會主動放棄對林孝智跟新亞的冷封殺之舉。
“精妙的劇情跟故事布局,大打政治擦邊球,紅色警戒》或借電影之中的政治陰謀論調,獲得觀眾追捧”—-《明報》
幾大主流媒體紛紛在娛樂版對紅色警戒》的首映給予了大篇幅的報道,身為林孝智持有重股的《成報》自然也不會放過這個機會。憑借著跟林孝智的特殊關係,甚至不惜晚印刷了幾個小時娛樂版等待新亞消息的《成報》最終還是為其大膽的豪舉獲得了回報,拿到了林孝智給予的第一手情報之後,《成報》方才出報立刻僅僅一個上午就大賣了十七萬份,吸引了無數關注目光。
“紅色警戒》上映首日票房驚獲7萬票房,五千萬巨大投資或觀眾光熱追捧,口碑票房齊飛”
儘管眾多香港電影人已經猜到了紅色警戒》的首日票房不會太差,畢竟新亞大手筆的在覆蓋香港兩百多萬觀眾的亞視連續打了三周廣告,光是這筆廣告費就夠拍攝一部電影了,這麼大手筆的付出,怎麼也能吸引一些好奇的觀眾進入影院內觀影。
然而,真當已經被香港眾多人視為林孝智旗下報紙的《成報》爆出了首日票房數據來時,已經令全香港無數電影人為之震驚。在放映淡季的十月中旬,而且還是周三上映,能夠獲得這個票房數據,已經沒人懷疑紅色警戒》會大賣了。
上映第二日也就是周四,《紅色警戒》票房微微攀升,單日再斬13萬票房令林孝智跟新亞上下徹底安下了心來。儘管在外界看來,紅色警戒》五千萬的投資隻是個噱頭,然而林孝智跟新亞多位高管卻比誰都清楚,這部電影算上後期製作跟高達近七百萬的廣告宣傳費,電影的製作花費已經超過了五千萬港幣。
為什麼香港電影人對大成本投資又愛又恨,愛它是因為更多的投資能夠請來更好的演員、導演跟劇組,買來更好的劇本,龐大的陣容足以令電影大賣的可能性提高了不少。至於緣何恨它,還需要多說嗎?以紅色警戒》為例,超過五千萬港幣的投資,也給新亞上下包括林孝智本人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彆的不說,這部電影倘隻有在香港及其外埠市場獲得高達一億兩三千萬港幣的總票房時,才能勉強回本。要想賺到錢,其總票房還得更高才行。
這對於香港眾多目光短淺,受挫一次兩次之後就畏懼開辟歐美甚至日韓新市場,隻盯著港台及東南亞一畝三分地的電影公司而言,無疑是一個巨大挑戰
一環扣一環的精妙劇情,豐滿圓潤的人物設定,驚險刺激的故事,令人眼睛一亮的新意題材,眾多帥男美女的組合,還有那令人抽吸一口冷氣,越是聰明多疑的人,越懷疑其真實性的政治陰謀論點,儘管選擇了一個淡季上映,但《紅色警戒》一上映便如同一頭饑餓又瘋狂的史前怪獸一般,用猙獰跟霸道碾壓了擋在麵前的一切抵抗力量。
於是乎,嘉禾上映的《三度誘惑》陣亡。新藝城影院上映的《獄中龍》原本計劃在10月P日才下畫,卻因為觀眾都跑去看了紅色警戒》無人入院觀影,被迫把場次跟檔期進行削減,勉強維持了幾天的慘淡經營之後,被迫提前六天便下畫了。反倒是新寶院線,雖然其上映的《蠱惑大律師》票房被碾壓的一塌糊塗,但靠著引進自美國,之前幾個月裡橫掃全球票房的《人鬼情未了》,才勉強擋住了紅色警戒》的霸道碾壓。
可惜,《人鬼情未了》雖然是一部不錯的優秀電影,但此時極端排外的香港,觀眾對於鬼佬演員的漠視,令其自十月六號上映以來,兩周票房才不過剛過了一千萬港幣,又糟糕地跟《紅色警戒》撞上了檔期,要不是其主打愛情題材能夠吸引一些鐵杆觀眾,能否在下畫時票房突破兩千萬港幣還是個未知數。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