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 輝煌(1 / 2)

東方好萊塢 一品黃山 6250 字 11個月前

紅色警戒》下畫了,帶著香港本埠超過五千萬港幣的驚人票房下畫,震動了香港電影界。讀蕶蕶尐說網

“紅色警戒》攜5077萬港幣票房下畫,香港首部票房過五千萬電影誕生”

《成報》一馬當先,已經晉升副總編的範鴻偉親自在報紙上為紅色警戒》撐旗:“……1990年,對於香港電影界而言,這是屬於新亞的一年。兩個月之前,當新亞投資拍攝的《賭聖》摘下香港本埠首部票房超過四千萬港幣電影的榮耀時,整個業界為之震動,在驚歎聲中無數電影人歡呼‘四千萬時代,終於到來。然而,當讚美跟鮮花尚且未落下,空氣中仿佛還殘留著那一月《賭聖》票房四千萬的振奮,甚至筆者都在暗猜,由《賭聖》所創造的記錄會再保持幾年時,紅色警戒》上映了同樣作為新亞電影公司投資拍攝的電影,《紅色警戒》自上映以來便得到了全港的關注。”

“大手筆的宣傳跟高達五千萬港幣的投資,令它一躍取代嘉禾的《警察故事》係列,成為投資成本最高的電影。麵對所有人都在質疑,紅色警戒》用一係列的數據交出了一份完美的成績單,上映四十五天,總票房5077萬港幣。壯哉紅色警戒》、壯哉新亞電影,讓我們以最熱烈的掌聲跟讚美,為時隔不過一個多月,便被刷新的香港電影票房新紀錄保持者致敬”

《電影雙周刊》特約影評人祁佳仕於新一期周刊之上感慨,“這幾年說不上香港電影是在變好還是在變壞,說它是在不斷變好,但電影的拍攝成本在增加,粗製濫造越來越多,跟風電影大行其道。不少電影人的大腦開始僵化,不想著創新,反而一部大賣電影出現後一擁而上的窺竊彆人的創意,一兩個月之後便是幾部、十幾部甚至幾十部跟風電影出台。以《賭神》跟《賭聖》為例,去年年底《賭神》票房大火,短短半年之間香港就有二十多部賭片同時開拍,雖然其中絕大多數隻能發行錄像帶,但最終得以上映的也有七八部之多。這些劇情、套路完全模仿彆人而來的電影,不僅與被抄襲作劇情雷同,而且粗製濫造很難超越原作,隻能令上當受騙的觀眾越來越少進入影院觀影”

“有人說香港電影發展至今,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但《賭聖》跟紅色警戒》的出現卻又反駁了這一觀點,僅靠兩部電影便拿走了近億票房,令投資方賺得盆滿缽滿,隨著港片最高票房紀錄被刷新在了五千萬以上,今年香港電影總票房定然全麵超越去年,甚至追上並趕超前年。”

“如果說《賭聖》是小成本的勝利,那麼紅色警戒》毫無疑問就為那些有實力拍攝大片,卻又不是很清楚大片該怎麼拍的電影公司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思路。前者《賭聖》筆者早前已經分析過了,僅僅過千萬的中等投資,完全是靠導演跟幾個好演員的魔力,就讓一個好劇本變成了一台印鈔機。而縱觀紅色警戒》整部電影,也幾乎沒有什麼巨星,完全是靠嚴謹且新穎的劇情、導演的深厚功力、演員的拚命,以及美國大片式的場麵取勝……”

《賭聖》才剛創造了不到一個月的最高票房紀錄,這麼快就被《紅色警戒》打破了。整個香港電影界在震驚之中,出聲者並不多,新藝城總裁麥加拒絕媒體對其詢問‘紅色警戒》票房過五千萬的看法,。嘉禾老板鄒玟懷被《壹周刊》堵到問及這問題,也隻是個大哥哈哈。直到電影界奇才曾誌韋撞上了《星島日報》,素有大嘴之稱的他才說出了香港電影界很多人的心聲。

“……祝賀林生跟新亞,其實沒什麼好談的。紅色警戒》票房超過五千萬,大家都沒想到嗎當初《賭聖》剛過四千萬票房時,有人說是走了狗屎運,還有人搬出它的台灣上映數據來分析,似乎想證明《賭聖》當時的成績有多僥幸。現在嗎,你們再問誰還會回答?五千萬票房都出來了,再過一段時間,也許就要出現票房過六千萬的電影了紅色警戒》確實是一部好電影,林生拍得很好,樺仔演得也很酷”

思遠影業老板吳思遠是劉鎮韋的好友,當初劉鎮韋跟幾個朋友弄出了《賭聖》那個劇本時,曾經跟他提過,還開玩笑跟他讓他出錢投資拍攝,可惜吳思遠被老友劉鎮韋的一句資千萬,嚇到了,結果與《賭聖》擦肩而過。隨後不久後《賭聖》上映,僅在香港便橫掃了四千多萬港幣的票房,為新亞賺得盆滿缽滿,讓吳思遠懊惱了幾個月,每每跟朋友吃飯時,也不忘念叨幾句自己錯過了香港票房最高的一部大賣電影。

紅色警戒》一出,攜五千萬港幣的票房震動全港。吳思遠也吃電影這碗飯,得知《賭聖》才剛保持一個多月的最高票房紀錄便被摘下了,心裡反而鬆了一口氣,不再去後悔錯過《賭聖》的事。當被媒體追問時,吳思遠有些感慨:“原以為四千萬就已經很高了,卻忘記了上麵還有五千萬、六千萬甚至七千萬、一億港幣。紅色警戒》我雖然沒去看,但也聽朋友說過拍得非常不錯,新亞投資了那麼多,場麵恢宏大氣,觀眾自然買賬。現在拍電影的成本越來越高,慢慢的中小型的電影公司都要拍不起電影了,現在投資五千萬的電影都出來了,說不得一兩年後,我們香港也會像美國一樣,一部電影投資,得一兩個億甚至更多”

他本是一句玩笑的話,卻不想一語中的。幾年後香港真的出現了拍攝成本過億的電影,這是後話暫且不提

紅色警戒》創造了令人震驚的五千萬港幣的票房,難免被人拿來作比較,其中比較最多的莫過於跟《賭聖》還有《忍者龜》這兩部電影。

《賭聖》拍攝成本僅有千萬港幣,在香港上映之後票房雖然不及紅色警戒》,但卻大賺了一筆。且作為香港首部票房過四千萬的電影,自有眾多的擁簇。與之相比,紅色警戒》雖然票房比它高出了幾百萬,單弱根據新亞對外放出的五千萬投資來看,它至今還未收回成本,是一部不折不扣的虧錢電影,也難免有人要說幾句。好在兩部電影都是新亞投資,因此無論劉鎮韋還是、周星池、吳孟達、葉子楣等主演也都不亂說話,有些媒體想要趁機看到新亞‘內亂,卻不可能。

與《忍者龜》作比較就更不用說了,嘉禾作為香港電影界的老牌霸主,儘管前幾年被新藝城死死壓住,89、90兩年在香港更是堪稱無所作為。但隨著其‘西片戰略,的成功,《忍者龜》先北美再歐洲,隨著歐美上映之後才攜超過一億美元的票房殺回香港上映,此時新藝城三巨頭還在內鬥不止,林孝智收購德寶之後已經取代了新藝城跟金公主成為嘉禾頭號勁敵,他親自掌機拍攝的紅色警戒》難免被人拿來跟《忍者龜》作比較,甚至《東方日報》還為此親自列出了一份類比數據。

“《忍者龜》在北美創造了九千多萬美元的票房,如今登陸歐洲之後,也在英法意三國獲得追捧,票房已破一億美元,扣除掉投資跟花費,嘉禾大賺一筆已成定局。隻可惜《忍者龜》在港台地區受冷,登陸香港上映首周票房約莫Ru0多萬港幣,第二周便銳減不到400萬,台灣那邊也是一樣,上映半個月來票房勉強破一千五百台幣。儘管邀請了程龍、洪金寶、元彪三兄弟為《忍者龜》配音,但港台觀眾顯然並不如歐美觀眾一樣,對一部非真實版的動畫電影那麼感興趣……”

“與之相比,紅色警戒》僅在香港上映四十多天票房便超過了五千萬港幣,在台灣這部電影同樣受到台灣影迷的狂熱追捧,隻用去了跟香港幾乎相仿的時間,便斬獲了超過八千七百萬台幣的票房,僅比才剛下畫的《虎膽龍威》893l萬(約PRu萬港幣)稍稍遜色,暫居台灣90年度票房排行榜第二名。而且台灣那邊尚未有下畫這部電影的意思,據台灣媒體稱有學者高層透露,《紅色警戒》或將可能於台灣放映逾兩月,這是完全不差於美國進口大片的待遇……據說新亞這部電影紅色警戒》業已安排好了歐洲上映事宜,相信以其不差於歐美電影的質量,必將在歐洲有所作為,也許超越了《殺手裡昂》保持的港片票房紀錄也說不定……”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