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 新電影與北上(中)(1 / 2)

東方好萊塢 一品黃山 7198 字 11個月前

祝芝山敲門走了進來,瞧見滿屋子的人,於脆在林孝智的耳旁輕語了幾句,讓他眉頭微微一皺,顧不得自己辦公室裡還有其他人,急聲問道:“確定嗎

“嗯”

得到了他肯定的答複後,林孝智沉吟了片刻才揮了揮手,示意自己已經知道了,“把這事也去跟陳總說一聲,我吩咐的那幾件事情讓他加快速度辦,提高一點條件也行”

“是”

被祝芝山一打岔,他辦公室裡的氣氛頓時冷了下來。讀蕶蕶尐說網無論是發哥、張國容他們,還是吳語森這樣的大導演都很好奇,剛才祝芝山來時跟他說了什麼。

林孝智自然不可能告訴他們的,不過這事相信也瞞不住,因為方才他的執行總監突然過來,告訴他的隻有一句話,“我們得到消息,嘉禾老板鄒玟懷放出風聲要賣手中的幾棟寫字樓,而且他似乎也準備對依附於嘉禾旗下的多家子公司進行資源整合,其中也包括程龍的威禾跟洪金寶的寶禾、寶祥等幾家公司

簡短的一句話中,他品出了很多的東西來。

嘉禾要整合名下的衛星公司資源,這對於整個電影界而言,這或許是一個好消息。因為它意味著在繼寰亞之後,香港電影界的老牌巨無霸嘉禾也開始整合資源全力備戰上市了。上市就意味著能夠獲得大筆融資跟財經界關注度,有利於擴大香港電影產業的整體影響力,是好事。

但對於寰亞集團跟新藝城而言,鄒玟懷開始賣樓、整合資源可不是什麼好消息,尤其是對林孝智而言。

隨著回歸在即,香港英資財團在不斷從香港本地製造業以及樓市抽離資金,這在香港並非是什麼新聞了,因為財經報刊上幾乎每個月都能看到一些英資財團在叫賣名下早年盤下,已經暴漲了數倍甚至數十倍的地產。港督政府作為英國在香港的殖民地管理當局,顯然也在默契的配合著英資撤離,為此還不惜出台一係列看似保護地產業,實際上卻在為幾年後的香港地產破滅製造高烈炸彈的政策。

隻是能夠看到幾年後未來的人,放眼整個香港也僅僅隻有林孝智一個而已。無人可以預料到港督政府跟英國人的不懷好意,結果導致現在香港似乎進入了全民炒樓的時代,一如後世的大陸一樣地產業已經綁架了整個香港的經濟。這種熱潮下,就連報業女王胡仙跟香港電影大亨鄒玟懷都沒能忍住,不惜舉債投資地產。這種短視不但導致自己的根本產業失去了大筆的發展資金,錯過了一個個的發展機遇。也為自己埋下了一個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爆炸的禍根,一旦樓市泡沫爆炸,輕則負債累累、元氣大傷,重則不幸破產

鄒玟懷的戰略跟大局觀沒的說,能夠在七八十年代就執著於開辟海外市場,認識到不能僅僅局限於港台本埠票房的他,一直被林孝智推崇為‘香港電影業第一人,。890年,長達一年半的時間裡嘉禾減產時他還讓人打聽過,才得知嘉禾其實並非隻是因為一部投資過億港幣的《忍者龜》拖累,才導致的資金鏈危機。更深層的原因,其實是因為鄒玟懷犯錯,選擇了在嘉禾最需要發展資金的幾年裡,源源不斷的抽錢去炒樓。為此他在可惜的同時,心裡多少還是有些慶幸的,因為嘉禾所擁有的資源實在是太豐富了。

原以為嘉禾就要跟他重生前那樣,因為鄒玟懷的戰略錯誤,最終伴隨著樓市泡沫的爆炸跟香港電影的沒落而沒落。林孝智是怎麼也沒想到,他這個小蝴蝶所扇起的風暴終於還是影響到了香港電影產業,許是受到了寰亞上市股價暴漲的刺激,鄒玟懷竟然開始賣樓重新把精力轉回電影產業了。

不同於其他電影公司,嘉禾早年為了對抗邵氏跟金公主,曾經投資、參股成立了眾多的衛星公司,一旦鄒玟懷定下心來整合這些資源,再加上還有屹立二十年不倒的嘉禾自身,他已經看到了一個強大且不弱於寰亞的對手複蘇了。

嘉禾都開始重新振作了,那麼金公主跟新藝城呢?

林孝智還記得,內鬥不止的新藝城應該是在1990年宣布停產,第二年正式結業的。可是眼下1990年都翻過去了,雖然依舊不時能在報紙上看到黃白鳴跟麥加鬥得麵紅耳赤的照片跟新聞,但是新藝城至今沒有傳出停產的消息來,會不會也產生什麼變故呢?

或許麻煩大了

是的,麻煩大了。林孝智很快就認識到了這一點,因為嘉禾跟金公主的動作實在是不小,加上最近寰亞上市股價暴漲的影響還在不斷發酵,令不少的香港媒體跟財經界的目光仍放在電影產業中,結果,這時候電影產業的一點異動都會很快被曝光在人前,更彆提是嘉禾跟金公主那麼大的動作了。

“不甘失去電影產業龍頭寶座,嘉禾牽手威禾、寶禾、寶祥等五家電影公司合並,新嘉禾集團誕生。”

還是《東方日報》最早曝光這個消息,速度非常之快。幾乎前腳嘉禾那邊剛剛召開了內部會議,定下了合並章程,不久後《東方日報》就捅出了這個新聞來。難怪業界經常有人懷疑,馬氏兄弟在娛樂圈安插了大量的‘眼線,,從其效率來看,這個懷疑有可能是真實的。

“……受到寰亞上市影響,與香港首家上市電影集團殊榮擦肩而過的嘉禾顯然不甘心其龍頭地位受到挑戰,近日來本報獲得多名爆料人透露,嘉禾老板鄒玟懷不僅開始整合嘉禾係的資源,還對外放出風聲欲出售名下幾棟寫字樓為嘉禾換取發展資金。作為香港最老資曆的電影公司之一,嘉禾不僅在港台及東南亞地區擁有了不小的影響力,同時也在日本擁有長期的上映渠道。在剛剛過去的1990年,其名下所投資的電影《忍者龜》更是在北美跟歐洲卷走超過u億美元(約13億港幣)票房,獲利不菲。過去嘉禾一直有上市計劃,此次更有寰亞的成績在前,本報大膽預測鄒玟懷或受到小輩林孝智的影響,加快嘉禾上市步伐……”

“程龍笑稱e大亨開出條件不錯,,言稱對成為嘉禾股東很滿意”

“受青睞洪金寶已成嘉禾董事,暫緩移民打算或再拚一把”

“新嘉禾曝光來年拍片計劃,鄒玟懷放豪言投資兩億港幣拍片”

受到嘉禾整合資源備戰上市的新聞影響,新的一周開盤後突破了7元,一度達到了元的寰亞股價開始出現下跌。業界還能分辨嘉禾所投資的《忍者龜》跟寰亞紅色警戒》的不同之處,從表麵上來看確實是嘉禾的電影賺得的錢遠超寰亞。但實際上《忍者龜》雖然是嘉禾所投資,但從演員到劇組再到後期製作跟發行,都是美國公司在做,嚴格來說嘉禾並沒有借此機會開辟一條屬於自己的歐美上市渠道。而寰亞的紅色警戒》則不同了,從演員到劇組再到導演,全都是來自香港的電影公司,寰亞靠這部電影,其名下亞電影公司,已經在歐洲擁有了一定知名度,而這種知名度對於寰亞未來在歐洲的發展是有利的,今後寰亞拍攝的電影隻要質量不算太差,都能靠著新亞打出來的口碑影響力,源源不斷的登陸歐洲上市。與之相比,嘉禾則還需要借助美國新線電影公司的渠道跟影響力。

可惜,股民們顯然不懂這裡麵的差彆。在得知了另一家似乎業績比寰亞還要好的嘉禾傳出了上市的風聲後,不少手握著寰亞股票賺了一筆的股民們開始擔心手上的股票會隨著嘉禾的上市下跌,於脆便逢高出售了。結果一度造成賣盤市場,令上映不過十天之後,寰亞的股價便跌到了u元線上下開始波動。直到《香港經濟日報》捅出了香港電影業的新三巨頭中的最後一家—新藝城的爆料後,這才止住了寰亞股價下跌勢頭。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