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北上3(2 / 2)

東方好萊塢 一品黃山 5617 字 11個月前

要打口水仗,這時候,手握一家影響力巨大的報業集團的作用便凸顯了出來。《成報》作為林孝智的私人產業之一,咽喉報紙的地位讓它最先做出了反擊:“……要說台灣市場其實不比香港小,資源更是十倍、數十倍於香港,有些人總是看不得彆人比自己好,占據了偌大的地方,島上的電影產業發展不起來,所有影院還要靠外來電影養活,不反思自己政策的錯誤,隻會眼紅彆人比自己好,典型的酸葡萄心理。七八十年代香港電影在台灣的聲勢令某些人動了歪心思,於是上躥下跳,不久後就出台了《外來電影引入五條政策》、《外來電影引入政策五條改》限製港片進入,甚至不惜引入美國電影對抗港片。如今香港電影最是輝煌之時,仍舊有人看不得好,隻是台灣是台灣,香港是香港,你們在島上能稱王稱霸,出了島話還有幾人聽?”

由於涉及到大陸,素來立場親近北京的《大公報》也站了出來為林孝智搖旗呐喊:“警惕台灣之變局,小題大做的背後,可見島上某些人在平穩島內政局之後,態度已經急速轉變”

動靜鬨得越來越大,最後就連《文彙報》也站了出來,公開表態:“理智看待林孝智北上,香港及大陸更應該合作而非對抗”

《文彙報》在政治風暴時曾經鬨過內亂,作為一份大陸資助成立的報紙,隨著去年年初北京的強勢插手,自社長到總編已經全部換成了鐵杆親共派人士,在9l年初的現在,基本上可以算作是北京在香港的半個咽喉報紙。《文彙報》做出了對林孝智北上訪問的歡迎態度,基本上也可以看做是大陸的表態了。

果不其然,第二日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周楠便親自對外放出話來,“大陸歡迎朋友,北京期待香港娛樂圈的朋友北上訪問”

這位被看做是大陸在港最高官員公開表態之後,林孝智的北上之旅一切徹底明朗化。

“這是把我扔火上烤了一烤,身上不冒出油味來,還勾引不住獵物了”

嘴上自嘲地哼著,林孝智枕在周蕙敏的大腿上,心情看起來卻很不錯。

就算是對政治再不感冒的人,也能察覺到過去足足鬨騰了一周多的媒體口水大戰,擺明了背後有人在推動。林孝智雖然不完全確定是誰在消遣他,但是對方的目的很明顯的就是逼出他的態度來。這麼一想,背後之人是誰已經不難猜了。

如果沒有台灣媒體抖出九龍銀行跟中銀集團之間的黃金交易,林孝智恐怕不會多想。畢竟他在香港到處拉人組團北上鬨出的動靜不小,甚至還有一些跟他關係不錯的圈內人打電話來詢問什麼情況,會被曝光被媒體知道他拉人準備北上,這並不奇怪。但是九龍銀行跟中銀之間的黃金交易,香港這邊知道的人除了幾位親近大陸的銀行家知道點皮毛外,就僅限於九龍銀行少數幾位高層跟大陸那邊的人知道。倒不是林孝智不相信台灣的情報機構,但是如果沒人故意對外透露,他們不可能知道的這麼詳細的。

肮臟的政治,說白了就是逼他站隊。

回歸前的這幾年是香港最激流蕩漾的幾年,精英階層在賭、政客在賭、中產階級在賭、普通小民也在賭。擺在他們麵前的選項之後兩個,繼續做英國的殖民地還是中國特區。也許很多香港人都想繼續留在英國,但他們想留英國人也不敢收,聯合國五大流氓之間真要打起來可就不是馬島戰役那麼小場麵了。但是回歸中國成為,香港特區吧,很顯然北邊過去幾十年的所作所為讓不少心中沒底。加上北京給出的特權,還不夠,至少遠遠沒有到讓那些精英階層滿意的地步,所以圍繞回歸的進程跟時間表,就有了這樣那樣、或明或暗的爭

這事說來也跟他的身份有關,比如若是李嘉成跟霍瑛東之流的大佬牽頭說要北上,香港這邊媒體也最多是跟風報道一下,根本起不了爭議。不過盯著他們的目光反而比他更多,也更難讓人抉擇。港英政府、台灣當局或者一些西方勢力都包括在其中,這也是緣何從去年年中就傳出了鐵杆親共派的霍瑛東欲組團北上,至今還沒能成行可見一斑。

周蕙敏溫柔地幫他揉捏著太陽穴緩解疲勞,這幾天要忙著跟港台媒體口水仗,要頻繁接見跟安撫香港娛樂圈人士,要處理寰亞公司跟九龍銀行的諸多瑣事,要對外公布自己的第四部電影即將開拍選人的消息一番忙碌下來,饒是他前不久才剛給自己放了一天假期休息,也感覺到精神萎靡不振,無論身心就很疲倦。

“要去大陸了嗎?”

溫柔的聲音從她口中傳出來,或許是錯覺吧,林孝智總感覺她懷孕了之後,性子反倒不像尋常孕婦那樣開始喜怒無常,倒像是多了幾分母性一般,連帶的性子也越發溫順了。

“差不多吧,三月初出發,我接到了新華社那邊的邀請明天過去赴約,到時候應該會定下來準確時間。”

雖說李嘉昕現在把他看得很緊,不過自己的另一個女人有孕在身,他最近總是抽時間來陪陪她,“北上大概一周左右,不過從時間上來看,我恐怕趕不上今年的金像獎了”

一屆金像獎而已,也許對香港電影人而言是盛會。但對於此次北上,無論林孝智還是寰亞高層都投入了大量的心力跟精力,孰輕孰重他心裡有數。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