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章 小四合院(1 / 2)

東方好萊塢 一品黃山 7626 字 11個月前

在輕微恐高症的影響下,林孝智上了飛機之後精神便一直不太高,跟女友李嘉昕小聲說了一會肉麻情話後,就靠坐在座椅上閉眼打起了盹來。讀蕶蕶尐說網請使用訪問本站。

自香港至北京的旅程長也不長,在大工業的最高成就波音760的努力下,全程隻用去了五個半小時的時間。以至於林孝智他們在飛機上用過午餐約莫一個小時後,伴隨著提示音,飛機緩緩停靠在了首都機場,北京到了

不管是為了做樣子給關注一行人的港台媒體看,還是真心相待。總之,看得出來北京對於香港代表團的到來十分重視。林孝智不是霍瑛東也不是李嘉成,此次組團北上的人員也僅僅隻是一群來自香港娛樂圈尤其是電影界的人士,然而當林孝智他們走出了飛機,看到站在機場跑道不遠處等待的幾人時,登時便傻了眼。過去一個月裡為了北上他是狠狠惡補了一番有關大陸的知識,因此一眼就認出來了站在迎接人群最前排的四人中的三位,分彆為國務院第一總理李總理、第一副總理姚總理以及對外貿易部副副部長吳女士。

唯一一位林孝智沒認出來的,看站的位子還在吳女士之前,可見至少也是正部級的高管。為了接待一個香港娛樂圈代表團,竟然出動了兩位國級、兩位部級高官,就算隻是為了做個樣子,北京的態度也確實夠了。

在機場簡短的交談跟歡迎儀式並沒有持續多久,一番熱情見禮跟介紹後,林孝智很快知道了四人中他唯一沒有認出來的老人是誰,竟然是大陸廣播電影電視部(廣電部)艾部長,因為他的照片很少出現在香港媒體之上,結果之前林孝智還花了一番功夫找尋,竟然一直沒能見到他的照片,這才出現了明明是他此次北上最重視的人,結果卻沒認出來的情況。

不得不說,北京作秀也好、真心也罷,他們所要的效果確實達到了。在得知了親自為他們接機的人中竟然有大陸國務院第一總理跟製定了大陸六五到八五工業計劃的姚副總理,不僅有所心理準備的林孝智吃了一驚,其他到訪的香港娛樂圈中人表現比他還有些不如。但無可否認,原本橫在香港跟北京之間的一些芥蒂,無形之中消散了不少。

簡單的交流跟介紹後,林孝智一行人便坐上了北京為其安排的豪華大巴,出了機場駛往國賓館。

現在的北京與十餘年後有著極大的不同,出了機場,大巴行駛在新修建不久的嶄新柏油公路上,林孝智也如同一些第一次來北京的香港人一般,透過車窗往外麵好奇的觀察著。前一世作為一個北漂,對於北京徐帆並不陌生,他陌生的是九十年代初的這座城市。

“達令,這裡是北京嗎?”

李嘉昕是第一次來北京,駛入市區之後她便撩開了車窗上的窗紗,跟車子上的很多人一樣,饒有興趣地往外麵看去,。

“嗯”林孝智應了一聲,目光從整潔的柏油馬路不遠處的連綿建築上挪開,眼中似乎也多了一些彆樣的情緒在醞釀中。

與他記憶中十幾二十年後的那座國際化大都市不同,9l年的北京仍是一座古風古樸,滿是曆史風塵的滄桑古城,城中巷弄成群,記憶中的那些醒目建築跟chd還不曾出現,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滿含故事的老北京城區。

“真漂亮,與擁擠的香港截然不同,來到這裡就像是到了懷念中的舊時縣城一樣”

坐在不遠處的李國興小聲感慨,他小時候是在東南亞長大,那邊的傳統華人聚居地保留了很多模仿明清時代建築風格的建築,看著成片成片的老北京城區,一群人中除了林孝智外就屬他感情最是複雜。

大街兩側已經開始種植起了綠化帶,街道上來來往往的大巴跟私人汽車已經能夠看到不少了,雖然大多款式老舊、數量也遠遠不比香港,但內裡所蘊含的商機跟活力,都令不少暗自觀察北京街頭的代表們吃驚。

這就是北京,世界最大的紅色發展中國家,改革開放的決策中心。

“百聞不如一見,果然媒體上說得不見得全是真的”與其他人壓抑著的感慨聲不同,角落裡傳來了一個不小的聲音,林孝智循聲望去,一眼就看到了正跟泰迪羅賓、徐可、程曉東三人坐在一起的曾誌韋,不用說,剛才那話正是大嗓門的他喊出來的。

車子內,大多數人多少都有這種感覺。出於醜化大陸的目的,尋常香港報紙之上,尤其是那數量不少的親台、親英、親西方媒體上,所宣傳的大陸絕對談不上美好。肮臟、饑荒、民不聊生、疾病瘟疫、政治荒唐等等,憑心而論,也許剛剛走出十年大動亂的大陸談不上美好,但經過了十年改革的休養生息後,大陸的發展非常之快,遠遠超出了很多港台人士的想象。這也為什麼很多北上過的無政治主張的香港富豪,一回香港之後便立刻成了親共派人士,再不濟態度也會大為改觀。任它港台媒體惡意將之誣蔑為訓卩了大陸灌下的迷藥,,也掩飾不了其心中的慌亂。

由於之前已經通過新華社香港分社這個大陸在港最高官方機構進行了協商,作為此次的香港娛樂圈北上發起人兼領袖,林孝智已經拿到了北京這邊的安排計劃。按照計劃,他們整個代表團在北京將集體活動停留三天。抵京首日北京這邊並沒有太多安排,下午是休息時間但是也不能外出跑太遠,晚上他們在國賓館用過晚餐後,林孝智、李國興、張國中、徐可等六七人作為娛樂圈的代表人物,獲得邀請前往中南海,接受一號首長的接見。

這還是兩世為人的林孝智首次在現實中見到一號首長,八十年代末突然受到鄧公青睞而逐漸接成為新中國的掌舵人,儘管上任之初的這段時間一號首長表現傾向於保守,但是熟知未來曆史的他很清楚,整個九十年代在他手**和國的變化跟改革力度之大,遠遠超過了二十一世紀之後的那十幾年,很多未來深深影響到十幾億人根本的改革政策跟法律法規,都是經他之手製定以及出台,因此能夠得到這麼一位偉人接見,哪怕幾人隻是閒談客話聊了二三十分鐘,依舊讓他的心情難以平靜下來。

第二日則是安排最密集的一天,上午林孝智等人先後受邀前往北京電影製片廠跟北京電影學院,中午留在北影與在校學員一同用餐。下午則受到國務院李總理接見,一同出席的還有不少廣電部跟外貿部高官。名義上是打著聆聽、谘詢跟交流他們有關香港回歸的一些意見建議,說白了其實就是談判。

與其他人不同,林孝智中午時並沒有待在北影用餐,之前肖年奇曾經向他承諾,在他北上後見到已經退休的鄧公。這位疑似為某位前政治局大佬之子的中銀總裁並沒有欺騙他,在抵達北京的當天下午他便親自來到國賓館通知他,將在這天中午為他安排去見鄧公。

所以,臨近中午時分他便被一輛車子接走,許是出於安全考慮,受到邀請的僅有他一人。

接他的是一輛曾經在中國很火,近幾年來已經在市麵上看不到的嘎斯汽車,被開車的警衛請上車之後,車子速度並不快,在北京市區內轉了小半個城區,才駛進了燈市口附近的一個胡同內,其他書友正在看:。

“先生,請這裡走”

一個警衛引導他進入了巷子內的一棟四合院,林孝智點點頭,下了車後卻往不遠處的一棟宅院看了一眼。前一世在北京待了大半輩子的他知道這裡,比如他看過去的那棟房子,就是某位國家主席曾經住過的地方。這附近的幾條巷弄住的都是**高層,平凡無奇的巷弄瞧不出半點西方權貴政客的富貴奢華。

“這位想必就是林先生吧”

跟隨在那警衛的身後,通過了幾道進出審核後才進入這座四合院內。林孝智還在為醞釀說辭而走神中,一個蒼老的聲音便驚醒了他,等他回過神來時才發現自己不知不覺間已經被帶入了四合院內的一個小院子裡,在他不遠處一個老人正坐在一張再尋常不過的竹條椅子上,身邊還有個十一二歲模樣,頭上紮著四五條麻花辮的可愛小女孩,手裡還拿著根筆跟作業簿,像是在跟老人請教問題。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