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此他隻能選擇安撫,“你們沒有感覺到,這座城市跟整個北大陸正在醞釀著一場絕不會小於前年的變動嗎?算了,我估計你們之前根本很少關注北邊的事。簡單說吧,前幾年的事情鬨的北邊出現了一些倒退的聲音,我昨天去見了一位已經退休的老人,我有預感他很可能在今明年內重新出山。現在嚴格說來並非是最好的北上時機,但也是最好的機會。我們的這一趟雖說隻是給霍瑛東那些大佬打前站,但無疑從這一次北上之後,北京的任何有關於香港方針,都必須得考慮我們香港電影界”
就如他所說的,林孝智其實很清楚,在政治寒冰還未解凍的199l年北上並非是一個絕佳的選擇,鄧公南巡之後無疑才是更好的機會。
但是他還是來了,因為香港代表團已經跟北京的交流中斷了一年多,而此次趕在霍瑛東等人之前北上,說是他林孝智自不量力也好,說是他往自己臉上貼金也罷,但他們這一次確實成功的引起了北京的重視,這就為他後麵的第二次、第三次組團北上與北京談判埋下了伏筆。
李國興嘴巴動了動,對此不以為然。他不曉得北邊現在是什麼情況,但是很清楚這一趟⊥香港各界看到北邊態度變化,的北上之行,在香港時亦是反對之聲不絕於耳,回去之後一行人尤其是發起者林孝智少不了要被媒體各界點名批評,到時候最難堪的說不得就是他了。
“……放心吧,這一趟北上之行我們沒吃虧,而且這還隻是我們第一次來。李生你可能沒注意到,也許我們的下一次北上之行,將會取得難以想象的成果”
“什麼難以想象的成果,難道北京還能答應了你的那份‘港片引入計劃,不成?”
所謂港片引入計劃,就是察覺到了北京這邊的態度並不如想象的那麼強硬之後。林孝智趁機抖出來的一份參考未來大陸94年版“十部大片引入計劃”完全香港版的東西。他打著‘為加強大陸跟香港之間的合作交流,,提出大陸每年引入二十部香港電影試分成上映,作為交換,寰亞集團也將代為引入二十部大陸電影進入香港主流院線上映。
這份計劃可謂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因此大陸電影在香港根本沒市場,而且北京在香港也有自己的國營電影集團公司—銀都,同時銀都名下還有一條由十七家由小型影院跟老式戲院組成的主流院線,(票房太差,片源質量不高,觀眾不買賬),就算是要發行電影也根本不需要他來搞。與之相反的,若是打開了壁壘任由港片進入大陸市場,任誰也不清楚會產生什麼化學反應。
因此,儘管林孝智一再承諾,他將保證寰亞集團名下的電影接受大陸方麵的治審核,,同時儘量說服香港其他電影公司遵守規則,國務院李總理對此依舊隻是沉默微笑,而廣電部的艾部長雖然沒有直接回絕,也隻是口稱回頭研究一下,顯然北京不太可能答應。
1994年的大陸那份‘十部大片引入計劃,之所以能夠推出有著太多偶然性了,1976年之前,大陸電影經曆了相當長時間的與世隔絕,除了一部從第三國購入的被稱為進步影片的《⊥會中堅》外,隻有少數的蘇聯、南斯拉夫跟朝鮮電影能夠登陸中國百姓的大銀幕。1976年之後,確實有不少的海外電影通過版權買斷的方式進入大陸,而大陸方麵對此開出的引入價格基本上是每部一萬到兩萬美元不等,這種低價彆談贏得歐美強國的注意,就連亞洲、東歐跟部分南美國家也不太買賬。
基本上最終引入大陸的都是一些二三十年前拍攝的作品和一些小成本製作———而海外電影與中國電影的距離也差不多是二三十年。
1994年中影公司成立之後,沒多久公司高層就向廣電部提出了一份每年以通過票房分賬的方式進口10部左右“基本反映世界優秀文化成果和當代電影藝術、技術成就的影片”進入大陸上映的計劃,在北影廠跟中影係諸多人的推動下,這份計劃很快得到了廣電部的批準。而中影公司首先想到的就是聯係曾經在大陸很有影響力的香港嘉禾公司尋求片源,作死的鄒玟懷虎口大開不滿足大陸給出的低分成,,當時的香港三大老牌巨頭已經全部名存實亡,永盛跟中國星也自己作死,開始大量拍攝黑道電影,最終碰壁的中影公司隻能灰頭灰臉的回了北京。
嘉禾跟香港電影公司錯過了最後一次的崛起機會,而中影公司在香港到處求片的行動,卻驚動了此時才剛在香港站穩腳,還在對香港本土電影人趕儘殺絕的美國八大電影公司。華納兄弟反應的尤其迅速,立刻派出了董事長親自訪問北京並在一號首長接見時提起此時,結果美國人最終笑了。
1994年ll月日,由哈裡森·福特主演、華納出品的《亡命天涯》作為首部進口分賬大片在北京、上海、天津、重慶、鄭州、廣州等六大城市率先公映,《亡命天涯》以uu萬人民幣在全國創造了大片的第一個票房奇跡。從此中國與世界的電影距離一下子拉近到數周甚至同步。電影距離歸零後,中國的電影人、影迷和整個電影市場就仿佛突然覺醒,開始了一場整體性的變革
直到《亡命天涯》的首輪放映影院已經落畫了一個月之後,嘉禾才察覺到了自己的錯誤,鄒玟懷在當年親自前往北京求見中影公司,最後一番讓步之下中影公司才以極小的代價拿下了紅番區》的電影版權,可惜卻從此交惡了中影公司,加上之後香港電影產業持續惡化,最終拱手讓出了‘十部進口大片,的主動權給美國電影,錯失了最後一次發展計劃。
腦袋裡一瞬間冒出了很多的念想來,林孝智望著四周體育館內越來越多的人流,眼中笑意卻越來越濃了。
他的‘二十部港片引入計劃,暫時是沒有得到北京的點頭,但自己借口方便合作交流,卻向廣電部提出的希望北京組建一家專門的電影集團公司,用於雙方之間合作交流的提案卻得到了艾部長的首肯,他承諾最遲上半年內就會完成此時。
一家即將取代中影公司提前誕生的電影集團,同樣也是一個巨大的利益集團,為此他已經計劃好了一係列的邀請其公司高層南下香港‘考察交流,的計劃,有他這雙幕後推手在,一次不行就兩次,兩次不行就三次,隻要推動了這份計劃最終成型,香港電影就活了……
這一趟的北上之行,其實很成功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