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八章 好消息(2 / 2)

東方好萊塢 一品黃山 5006 字 11個月前

好消息可不止這一個,由於第五周放映三天才從銳減到隻剩下兩百多家仍在放映的影院共吃到l19萬美元的票房,結束了第日的放映後,《紅色警戒》最終完全離開了北美主流院線上映,按照北美統一放映組織的統計,最終這部來自香港的黑馬電影意外在北美斬獲了85。萬美元的總票房(其中美國58。5l萬美元),暫列今年北美票房排行榜第9位,一時之間引得北美尤其是美國電影界一片震動。

《洛杉磯時報》:“……我很難想象,這是一部香港人拍出來的電影。但出色的劇情跟對打鬥場麵的刻畫以及對商業元素的靈活運用,不得不承認,香港電影人拍出了一部讓人眼睛一亮的電影來”

“一部成功的商業片,讓我對港片的看法有所改觀”

“據說為了拍攝這部電影,香港人先後投資了七百多萬美元,若消息屬實,任誰也不能否認最終全球票房近4億美元的它,將是199l年最成功的商業片,沒有之一。”

“日本人來了,那個臃腫的胖子揮舞著我們給的鈔票買走了美國的驕傲--哥倫比亞。現在香港人也來了,同樣買走了我們最好的獨立電影公司。美國電影正在走向輝煌?還是走向沒落?”

香港雖然號稱‘東方好萊塢,,但是這說辭多少有些自吹自擂,往自己臉上貼金的意思,一般也就隻能在東南亞地區傳一傳,在亞洲範圍內叫囂還行,但是無論是大鼻子的歐洲人,還是他們的後裔移民組成的美國人,都很少承認這種說法。

這也是緣何一部外國片,意外在美國取得了近六千萬美元的票房後,能讓美國媒體碎了一地眼鏡的原因之一。

不過,雖然是有些驕傲自大的美國媒體不懷好意的上躥下跳,慫恿美國各界抵製港片以及政府出麵製止寰亞收購米拉麥克斯公司。不過相比當年鬨騰的全世界人儘皆知,讓自大的美國人丟儘了臉皮的索尼收購哥倫比亞電影公司,寰亞以及被它收購的米拉麥克斯公司,則無論實力還是影響力都要差了太多。

何況四月的世界風雲劇變,整個世界的目光都被吸引到了世界兩極之一的蘇聯身上。倒也沒有像前幾年美國人抵製索尼一樣,出現抵製港片跟寰亞的浪潮,讓一直盯著美國那邊的林孝智鬆了一口氣。

步入了四月,世界政壇風雲劇變。於上月底結束的蘇聯公投,儘管波羅的海三國(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亞美尼亞、格魯吉亞、摩爾多瓦拒絕公投,仍有76。的蘇聯公民讚同保留聯盟。然而,蘇聯的解體與否,隻取決於蘇聯政府權力階層的決策。比之昔日梟雄斯大林、勃列日涅夫,綿羊性子的戈爾巴喬夫在麵對來自蘇聯副總統亞納耶夫、蘇聯國防部長亞佐夫元帥及克格勃首腦等人提出的武力於涉抵製公投國家,不惜發動大清洗純潔‘蘇共,的計劃麵前猶猶豫豫,拿不出個主意來。

正是他的猶豫讓聯盟內部的一些加盟共和國看到了最高決策層的軟弱本質,於北京七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結束的當天,格魯吉亞宣布脫離蘇聯成為獨立主權國家,拉開了舉世矚目的超級強國—蘇聯解體的大幕。

格魯吉亞的獨立無疑在強大的蘇聯臉上狠狠扇了一巴掌,饒是戈爾巴喬夫綿羊一樣的性子,依舊為此惱怒不已。不過一方麵他否決了克格勃跟國防部提出的暗殺跟戰爭提案,卻默許了克格勃在阿布哈茲問題上給格魯吉亞使絆子,另一方麵他先後向社會主義國家及北約十七個國家提出了外交照會,希望能夠獲得國際上的支持,外交上孤立格魯吉亞。

糧食跟武器支援換得了朝鮮、越南、古巴跟印度的積極回應,在東邊界問題上的讓步也成功換來了五大理事國之一的紅色中國的支持。然而,這幾年來沒少揮舞民主大旗的戈爾巴喬夫卻被自己一貫打著的人道跟民主摔了一跤,包括美國在內的北約各國對於蘇聯的卜交照會,堅決回絕的同時,北約集團還加強了對烏克蘭、波羅的海三國在內的十數家蘇聯加盟國的利誘。

整個西方世界,圍繞著蘇聯的解體之危已經占滿了磨刀霍霍、揮舞刀叉的身影,肉牛業已上桌,一頓饕餮盛宴眼看就要展開。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