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麵是寰亞公司的哪位?”
問話的是個個頭不高的老人,戴著一副厚底眼鏡看上去六十來歲的樣子,身上穿著一件前幾年款式的西服,用一口不甚標準的粵語問道,給人一種新學不久的感覺。
他很快看到了跟林孝智站在一起的張一謀,想了一下才不確定的改口用普通話問道:“你是西影廠的張一謀?”
“謝老,是我”張一謀顯然認出了這個十分精神的老人來,連忙上前跟他見了一禮,還不忘為林孝智引見,“謝老,我來給你介紹一下。這位是寰亞集團的董事長林孝智先生,林生,這位就是我之前跟你提過的影協副主席謝鐵麗,謝老……”
他是知道林孝智的普通話說得非常標準,也不似一些香港人那樣,明明能聽懂普通話卻非得跟你用粵語交談,你不從他的意思,他還不願意搭理你,典型的瞧不起人。所以,這段對話他沒用自己這半年來已經說得比較純熟的粵語,用的是普通話。
“原來是謝主席,您老。”與張一謀一樣,林孝智用的也是普通話。
大陸這一次派出的電影考察團正是以昔日北影廠的首席導演兼大陸影協副主席謝鐵麗為團長,看得出來無論是北影廠還是廣電部那邊的誠意都是非常足的。因為謝鐵麗在大陸就是公認的電影改革派,早在七十年代他就向中央提議也對電影進行市場化改革,不能一味拍攝政治片,要學習海外的成熟經驗拍攝百姓喜歡看的世俗商業電影。讓他這位力主電影改革的人帶隊訪問香港電影界,由此也能看出北京那邊似乎有了對電影產業進行改革的意思。
本來大陸電影考察團來港,迎接的人應該是大陸在香港的國營電影公司-不過這一次有些例外,因為與考察團同來的還有數十名大陸選拔來香港進修的人,其中有導演有演員還有一些廣電跟北影集團的中低層管理者,根據之前林孝智與廣電部達成的協議,寰亞會負責這部人在香港期間的吃住問題,而不是像八十年代初派遣的那兩批人,要不就是銀都提供一個住宿的地方,要不於脆就是自己打零工賺錢養活自己。憑心而論,八十年代大陸兩次與香港電影界之間的交流,都最終以失敗告終,香港電影界太過傲慢瞧不起人也是一個主要原因。
試想人家大陸政府主動示好你,派遣幾批人來跟你學習,你一邊眼饞著大陸的市場想讓大陸放港片進入,一邊卻瞧不起人家,不給安排吃住也就罷了,連人家派過來學習的人員進了你的劇組,不是讓買盒飯、搬道具,像是奴隸一樣把臟活累活全給人家於,給地薪水也遠不如香港本地招募的臨時散工。
試想大陸派過來學習的,哪個不是各地電影廠的骨於精英,再不就是大陸電影界的後起之秀。給香港這邊這麼一折騰,來港學習的幾個月連吃飯都成問題,還得抽時間去打零工填飽肚子,誰回去之後還會給你說句好話。所以這一次,原本大陸那邊是準備讓銀都安排迎接的,還是林孝智得知後主動找門去,援引當初跟大陸達成的共識,主動攬活願意寰亞負責。
簡單介紹之後,謝鐵麗看了一眼時間有些尷尬,連聲道歉:“讓大家久等了,剛才郵輪到香港附近海域時遇到了水警,說什麼接到情報有個叫葉繼歡的大盜同夥可能潛伏在船上,不得已郵輪隻能在外海停了快一個小時,讓他們上船搜查了一遍。”
他顯然是不知道葉繼歡是誰的,可是聽到了這個名字,張一謀跟林孝智卻對視了一眼,眼中儘是恍然大悟,難怪說好了十點鐘到地方,郵輪卻足足耽誤了一個小時才入港,原來是遇到了水警了。
提起葉繼歡這個人,大陸那邊的人可能沒幾人聽過這個名字,但是在香港這三個字卻有著非一般的影響力,六百萬香港人把賊王,這個又驚又懼的稱號給了他。
葉繼歡,19ul年出生於廣東海豐,於17歲偷渡來到香港,是在香港臭名遠播的大陸籍罪犯,自1984年連環持械行劫尖沙嘴景福金行及中環置地迪生表行(德寶前老板,名牌王潘迪升的產業)一炮‘成名,後,葉繼歡雖然很快被捕,但是在兩年前他又借口腹痛逃出了監獄。匿藏兩年後,於今年u月再次出山糾集同黨打劫觀塘物華街間金行,並親自手持aK47突擊步槍站在馬路上瘋狂與警方交戰。
正是靠這一‘仗,,讓他一躍成為香港警方公認的最危險、最凶殘的匪徒,獲得了賊王,這一稱號。
而林孝智之所以對他如此之了解,則是因為葉繼歡的大名不僅響徹香江,也令香港電影界產生了無數的靈感。最近寰亞的編劇團隊就根據葉繼歡的真實事跡,創作了一個劇本遞給他過目,儘管考慮到影響林孝智暫時不準備拍攝,卻也對葉繼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