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還沒到地方呢,車廂裡突然傳來電話鈴聲。讀蕶蕶尐說網正在閉目養神的林孝智也被鈴聲驚醒,才剛睜開眼睛就看到坐在他一旁的高森已經拿起他的那個嗡嗡作響的移動電話,遞到了他的麵前。
衝他點點頭算是道謝了,林孝智看了一眼移動電話的顏色。他有兩部移動電話隨身攜帶,一部黑色地號碼早成了大眾號,稍微有點關係的人都能打聽到;而另一部咖啡色的移動電話,號碼則相對知道的人要少一些,隻有家人跟少數與他私交不錯的朋友、下屬才知道。這樣區分之後的好處時,接電話前他就能知道對方大致的身份。
這不,一看到響起的是自己黑色的那部移動電話,林孝智頓時就知道了,對方應該不是那種跟自己特彆熟的人。
當下拿過電話按下接聽鍵:“喂,請問哪位?”
“嗬嗬,沒打擾到林生你吧,我是榮智建。”
竟然是那位中信泰富的榮太子
林孝智一愣,早前他雖然跟這位榮太子有過一麵之緣,不過那次見麵時他還是接到新華社香港分社周社長的邀請,才結識了這位榮太子並與那位紅頂巨商霍瑛東有了一麵之緣,之後幾人也沒更多接觸,說白了就是他當時還沒那個資格進入人家的眼中。這會兒這位榮太子主動找上門來給他電話,倒是讓他來了興趣。
當下壓下心中好奇,笑著問道:“原來是榮先生,你可是大忙人,聽說你們中信泰富正在競標東區海底隧道工程吧,今天怎麼有時間給我電話?”
談起國企來,人人都能說出幾種弊端來。但無可否認,國企所能獲得的支持絕對超出外人想象。比如這中信泰富,前兩年政治風暴時一度在香港偃旗息鼓,低調了足足兩年。可是隨著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之後,美國為了在聯合國通過打擊薩達姆的決案聽說私底下向中國重新提供了一筆低息貸款。隨後的蘇聯解體、薩達姆重建國民衛隊等等,大陸都從中獲得大筆好處,隨著大量輕工業產品跟軍火的出口,總算開始走出了政治風暴後外企撤資的陣痛,經濟緩步恢複起來。
大陸經濟一恢複,一直在香港發展的中信泰富登時也開始活躍起來了。自下半年以來接連有大動作,一麵增持上市銀行--嘉華銀行股份,一麵參加海底隧道競標,聽說中信泰富還在聯係澳門那邊有意競購澳門電訊,這位榮太子的能量不容小窺。
“再忙也忙不過你林生,嗬嗬,最近一段時間到處看到的可都是跟你有關的新聞,風光無限……”
榮太子的話讓電話這邊的林孝智微微一笑,他算是聽出來了一些東西。
如今手握成報跟亞視的他,赫然已經是香港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絲毫不差那些資產數倍甚至數十倍於他的超級富豪。以他現在的影響力,倘若再給他收購了三家上市傳媒企業中的任何一家,日後的他就能輕易影響到香港輿論走向。對於一直致力於在香港增加自身影響力的大陸高層來說,態度明顯親近大陸的他恐怕已經登上了必須拉攏的名單之上。估計這也是緣何從未主動與他聯係過的榮太子,親自打電話找上他的原因。
正是明白了這點,即使知道自己麵對是榮太子這樣有背景的存在,他現在也顯得十分從容:“小打小鬨,比不得你們中信泰富。”
他到底知道自己城府遠不如榮太子,也不習慣拐彎抹角,微微一頓便改口說道:“我在車上多有不便,榮先生可是有什麼事?不如我們抽個時間坐下好好聊聊……”
榮太子似乎也習慣了與人直來直往的交談,聞言爽快笑道:“我還在想剛才怎麼聽到了喇叭聲呢,我是沒什麼事,你既然在車上不便多聊,我們日後抽著時間再聊吧。對了,我可是聽說林生你的好事將近,最近正在到處發賀貼呢。到時候也彆忘了通知我一聲,過去捧個人場”
所謂好事,就是指他跟李嘉昕的婚禮。去年他就答應了年內迎娶李嘉昕過門,前不久又給自己傳出的緋聞事件一鬨,原本還想再拖一拖的他也不準備再拖了,正巧那天老爺子一問,他就訂了一個時間在月底。
十二月內的好日子不少,原本他看中的是月日西方聖誕節,不過今年的聖誕節這天按黃曆來算卻忌婚娶,還是老爺子請來了一位風水大師算了算,才最終敲定了今年的最後一天也就是3l日說是一個能保家庭和睦、夫妻恩愛的良辰吉日,他本人是對什麼風水並不在意,但見老頭子跟李嘉昕都似乎很滿意,便點頭同意了。
婚禮是大事,雖說他不準備大辦特辦,但老爺子卻來了精神一準的不同意,又是給老朋友發請帖,又是叫上自己的兩個孫媳婦陪著他去到處挑選酒店,比他還來的熱心,聽說目前已經發出了400多張請柬了,無不是豪門、顯赫之流。以他們林家如今的聲勢跟影響力,倒也從者如雲。
林孝智倒是想過要請新華社的那位周社長跟他這位榮太子,甚至如果有可能他還想把十大富豪也都請來。不過之前一來大家不熟,二來也擔心對方推辭。這會見榮智建自己開了口,自然爽快答應下來:“這是自然……”
正要掛上電話,沒料想他才把移動電話從耳旁挪開,就聽到對麵最後又傳來一句話:“一定一定,哦對了,臨到年根了,我們嘉華銀行手上還有一些閒錢,林生若是需要貸款,不妨給我一個電話”
那邊把話說完,竟然完全不給林孝智留下反應的時間,竟然直接掛上了,讓他愣了一會,才把電話擺在旁邊車座上。
感情繞了一圈,這位榮太子今天主動給他打電話來的目的,就是問他需不需要貸款。
“我要想點事情,到了地方叫我”
跟高森交代一句,林孝智繼續閉目養神起來,腦袋裡卻想得都是榮太子掛電話前的那一句,反複品味著他的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要說他林孝智的家底,外人恐怕摸不清楚,但林孝智從來不懷疑大陸的本事,八十年代初倫敦年年指責大陸私派特工潛入香港,雖然聯合公報簽署之後這種互相之間的指責少了,卻不代表大陸真就安心等著香港回歸了,改派情報人員跟特工過來絕不含糊,他那點家底還有手上那些見不得光的收入,相信大陸要是想查,花點時間還是能查到的。
林孝智不缺錢,至少不像外界猜測的那樣缺錢。這幾年發展迅速的九龍銀行就是他家裡的,要貸款隻是一句話的事,三五億根本沒問題,多要些最多外麵會有些閒話,但也不至於讓九龍銀行傷筋動骨。榮太子不可能不明白這一點,但他還是主動打電話來跟自己詢問要不要貸款,這話裡可就有問題了。
腦袋快速轉了起來,林孝智也知道論心機跟商業場上的智慧,他都差了榮太子這種執掌數百億大企業的商界巨擘差了不止一線,所以必須多想多悟,猜測對方的意思。
想了還一會,眼看著就要到地方了,他是總算得出了兩個模糊的想法來。榮太子既然知道他不缺錢,還詢問他要不要貸款,在林孝智看來目的可能有二。一是不看好以他現在的才能能強硬吃下三家上市企業,所以準備背後扶他一把,好讓他這個立場比較親近大陸的港商,成功控製香港輿論。再說了,貸款總得拿東西來抵押吧,無論他手上的寰亞股份又或者是亞視、成報,都是足夠讓人眼饞的好東西。
越想越覺得這種可能性很大,林孝智也不由心中得意。
許是過去一段時間裡他做戲做得太好了,所有人都隻當他是惱羞成怒要跟四大傳媒拚個你死我活,現在強行收購三家上市傳媒,也是被不知名對手寄出的恐嚇信惹怒。卻不知道這些都不過是他亮出來的把戲罷了,他的真實目的從一開始就隻有一個,那就是拿下於品海的明報。至於東方報業跟星島報業,能再收購一家自然最好,不能的話做個大股東也行,甚至他本人已經做好了對方狗急跳牆之後,自己果斷聯係其他賣家出手,賺一筆連帶重創兩家的打算了。
隻是他的這一計劃,目前知道的人最多不過五六人,除開他本人外悉數都是他之心腹。外人自然不知道,這榮太子估計也是看到他這段時間來對三家上市傳媒公司的勢在必得之心,結果做出了錯誤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