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飛鴻》在大陸的走紅,讓本就對它信心十足的林孝智徹底放下了心來
徐可親自掌機拍攝的這部電影本就十分精彩,便是比起八十年代初橫掃大陸的那部《少林寺》優勢也很明顯,作為新派武術工作片的大師,徐可的導演功力比起前輩張鑫炎隻高不低,加上投資上也遠勝一籌。讀蕶蕶尐說網Du00.coM雖說背景的不同,導致《黃飛鴻》基本上不可能再現《少林寺》當年電影一放、萬人空巷的狀況,不過上映半個月票房便輕鬆破兩千萬人民幣。《黃飛鴻》作為首部大陸引入試映的電影,無疑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成績單。
“……對,不要在乎那點廣告費,我會再讓財務撥兩百萬給你,後續的宣傳上你們也要搞好。爭取為我們寰亞在大陸取得一個好的開局……”
掛上了這通打往內地的長途電話,林孝智心情很不錯。
《黃飛鴻》在大陸一炮而紅,有了這塊珠玉在前,他就不相信聞到了魚腥味的大陸還能繼續忍住不對港片開放。相信很快他們就能從大陸那邊聽到好消息傳來了……
寰亞投資的電影在大陸取得如此好的成績,沒道理他手下的媒體不對此進行報道。這不,被他壓了一段時間,在結束了自己跟於品海的衝突,拿下了明報之後,林孝智立刻便抖出了這個大新聞,瞬間再一次引爆了香港電影界。
“《黃飛鴻》內地大賣。上映半月票房累計逾兩千萬人民幣,折合港幣近四千萬l年底官方兌換價格應該是l港幣兌換人民幣4角左右,黑市已經回升到了7角左右)……”
199l年月日,隨著最新一期的《成報》的一篇報道,香港電影界一片嘩然。
香港不過彈丸之地,雖然經濟發達但市場太小了,經過了幾十年的發展如今已經本地市場已經幾乎被開發到飽和,但就在這塊彈丸之地上卻有著超過百家大小電影公司跟數萬電影從業者,因此對於外埠市場十分依賴,台灣這個外埠市場也因此被香港電影視之為命根子,這也是緣何台灣當局傳出要封殺哪位為大陸拍戲的演員,香港再無一家電影公司敢邀請他拍戲的原因。
隻是台灣市場還沒香港大呢,六七十年代還好,自八十年代蔣二世大肆引入日本跟美國電影進入台灣後,尤其是後者這些年來在台灣瘋狂侵占原本屬於他們港片的市場,如今已經漸漸有了與港片不相上下的影響力。
最重要的台灣市場有失,日韓、歐美市場門檻又太高,東南亞各國近年來也開始扶持本國電影擠壓港片生存空間。這也是緣何這兩年來,香港電影界不斷有悲觀者鼓吹‘港片沒落在即,觀點的原因。
大陸雖然貧窮,但勝在地大物博,坐擁超過十億人口的大陸無疑有著一個巨大的電影市場。對於大陸,香港電影人不是沒有奢想過有朝一日這個巨大的市場也對自己開放。隻是由於價值觀跟製度的差異性,香港電影自成立之初便沒有電影能夠進入大陸影院上映。
知名如《少林寺》雖說是請得香港導演跟香港團隊製作,但掏錢的卻是大陸,嚴格說來應該是一部大陸電影。所以不僅大陸將《黃飛鴻》視為引入試映的首部港片,就連香港電影界,也基本上是這麼認為的。
最初傳出寰亞跟大陸密談引入港片上映時,香港電影界質疑者比比皆是,沒有幾人相信這個消息的真實性,畢竟幾代電影人都沒於成的事,他林孝智也未必能做到。
結果,當上個月林孝智在召開新聞發布會上親口承認,已經跟大陸達成協議,《黃飛鴻》將作為首部大陸引入電影上映後,香港電影界先是一陣嘩然,隨口不看好著依舊比比皆是。
倒也不怪他們,港人排外之心很重,歧視越南人、歧視大陸人,甚至連台灣人他們也看不起,港媒五六十年代就沒少直接刊登文章諷刺那位消滅匪軍一個億,成功運動進台灣,的蔣一世,更彆提剛剛走出十年動蕩,在港人看來窮得隻能吃樹皮、觀音土的大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