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一開機,林孝智的生活節奏一下子便快了許多,感覺日子也好像過得快了起來。讀蕶蕶尐說網
三月的香港,一個轟動性的消息自大陸駐港最高官方機構-華社香港分社傳了出來,並立刻引得香港各界反響劇烈。
“……有鑒於香港回歸日期漸近,為了進一步的聽取香港同胞們的聲音跟建議,我們決定將從香港各界選取一些德才兼備的人選,聘請擔任‘香港事務顧問,、為期兩年”
沒錯,經曆了89、90、91三年的經濟陣痛後,大陸終於走出了政治風暴所帶來的經濟危害,不但已經穩定了內部,也重新開始把注意力投向了即將回歸的香港,‘香港事務顧問,就是大陸對香港精英階層祭出的一張金牌。
光從名字上就能看出來,大陸推出的‘香港事務顧問,無疑將擁有直接與大陸溝通並就香港回歸獻策的資格。眼看著港英談判時協商確定的香港回歸日期也沒幾年了,然而之前因為各種原因導致大陸跟香港就回歸後所享受的利益與義務的談判依舊沒有太大進展。
如今接受了幾十年反/共,宣傳的港人,可以說是個個擔心回歸之後自己的資產會遭到侵犯。圖名也好、為利也罷,即使是香港精英階層察覺到了大陸的目的也不得不承認,‘香港事務顧問,這個大陸官方授予的護身符確實讓他們心動了。
一時之間,各大媒體紛紛偃旗息鼓,停止了其他報道幾乎各大板塊的重要位置全都給了這一新聞,無數媒體人、公眾人物競相接受采訪、各抒己見,為大陸建言者有之、接機指責跟攻擊大陸體製跟法律不全問題的更多,就連已經跟林孝智交接了大半明報管理權的金老爺子,也忍不住站了出來就這事發表了多篇評論跟建言,甚至還有媒體總結、歸納了一份香港各界有望被特聘為‘香港事務顧問,的公眾人物名單,林孝智的大名赫然也在其中,而且排名還在三十名內,連他自己看到了這份推測名單也忍不住認真看完。
其實有關於大陸將要聘請‘香港事務顧問,的風聲,自去年年底時《大公報》等幾家時刻關注大陸的媒體就有過曝光,隻不過當時它們也不確定,所以當時也隻引起少數媒體人進行評論罷了,倒是沒有想到自己從隻言片語中推測出來的竟然是真事。
影視娛樂行業,其實是一個很依賴於經濟大環境的產業。隻有背靠著一個不小的市場才能發展起來,比如美國電影,就是最好的例子。香港到底還是太小了,經濟規模製約了市場,論底蘊港片不如此時還在摸索中前進的泰國電影、不如以港片為師的韓國電影,不如沒落的日本電影,甚至連台灣也不如。
所以香港想要發展起來,除了積極出口亞洲諸國、開拓歐美新市場外,仍需要一個強有力的本埠市場,大陸無疑就是這個最佳選擇。
90年代的大陸雖然已經開始了改革開放,但此時仍是政治高於經濟的時期,遠不像二十一世紀那麼務實、完全將經濟發展擺在首位。所以此時的香港商人,如果能夠妥善地把握好這一點,不去碰大陸忌憚的問題,隻一心求經濟利益,往往能獲得難以想象的回報。
關於這一點,林孝智無疑做得很好。
這不,在他的新電影才剛開機不久,北影集團副總陸離便再一次來到了香港,就拖延了有一段時間的電影引入問題,跟寰亞進行談判。
富麗華酒店,林孝智與陸離碰了一杯,問道:“陸總,《生化危機》的問題真解決了?”
“不容易,廣電那邊卡了快半年,我聽說前不久好像上麵有人問了這事,最近廣電才鬆了口,同意了你們提出的二號備選方案”陸離笑著看了他一眼,顯然沒有想到他竟然能說動最高層直接過問這事。因為按照大陸對於電影的審核標準來看,《生化危機》是無論如何都不符合廣電的那套,若非去年他的那一趟北上之旅給四九城大佬留下很不錯的印象,彆說剪輯後同意大陸引進並放映這部電影了,否則十年內大陸都不太可能批準引入這樣的影片。
聽出了北影對於這備選方案的不滿意,不過林孝智隻是笑笑也不在意。他向大陸那邊提出的兩個備選方案,第一個是《生化危機》不減一刀上映,但大陸觀眾隻有持身份證才能買票觀影;第二個方案則是寰亞這邊配合廣電對《生化危機》中一些血腥場景進行剪輯,但剪輯僅限於電影中的一些長達幾秒、十幾秒的血腥鏡頭特寫,剪輯不能出現影響劇情流暢性的大砍。
這兩種方案各有優劣,第一種雖然限製了觀影人群不利於票房,但有利於電影整體性的保存,如果可以林孝智寧可大陸選擇這種方案,以便為未來推動大陸進行電影評級埋下伏筆。而第二種方案雖然會導致電影被砍掉一些片段,但寰亞擁有監督剪輯的權利,至少可以保證電影政體的流暢性跟故事性不會受到太大影響,最多也就是剪輯後的版本沒有原版那麼刺激罷了。
心裡對此雖然並不滿意,但林孝智倒也知道過猶不及的道理,鄧老一再過問此事才換來的這種讓步,在大陸還比較保守的現在,能爭取到這種妥協已經很不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