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西遊記》其實一直是個讓電視跟電影人感到棘手的雞肋存在。想拍又不敢拍,因為過去的曆史跟嘗試都證明了,這是一個雖然大眾知名度極高但卻很難拍好的題材。
香港自電視台出現已有幾十年,因為拍攝難度不低,h亞視跟已經成為曆史的佳藝電視三家電視台從未拍攝過電視劇版的《西遊記》。
但這不代表香港就從未出現過有關於它的作品,恰恰相反的,香港電影人就曾多次試圖將這個中國古來最著名的神話題材搬上了銀幕,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六七十年代邵氏投資拍攝的《西遊記》、《鐵扇公主》、《盤絲洞》、《女兒國》、紅孩兒》五部曲。說來也巧,這幾部電影中扮演唐僧的人正是曾跟林孝智合作過的香港最著名的風月片大導演—何藩。
儘管在香港誕生了多部《西遊記》係列的電影,但票房實話說除了鄭佩佩出演的《鐵扇公主》跟另一部《女兒國》勉強還算出彩外,其他數十部票房跟口碑都一般般,香港電影人的浮躁、功利以及對新技術的排斥,彆說讓《西遊記》中出現一些視覺享受了,頻繁出現的奇葩設定更是連觀眾都難以接受。
港人喜歡在電視、電影中大玩三角戀情,經常能夠看到男一號、男二號甚至男三號同時喜歡上女一號之類的狗血設定。他們連《西遊記》也沒有放過,在過去曾拍攝過的老版電影中,孫悟空被設定成跟嫂子鐵扇公主有曖昧,孫悟空不耍棒子玩刀劍、豬八戒瘦地跟猴一樣甚至於脆隻帶個豬臉麵具、唐三藏跟觀音菩薩各種說不清道不明等等。
這些奇葩跟功利的設定,加上技術也拍不出《西遊記》中的那種神仙、妖魔鬥法的特效來,導致香港始終沒能拍攝出一部能夠完美詮釋《西遊記》的經典作品來。
去年大導演張徹也免不了俗,似乎想要嘗試一下自己的導演功力有多深厚,結果拉了一些投資跟大陸合拍了一部《西行平妖》,弄出了一個渾身不長毛的孫悟空也就算了,簡陋的道具跟渣特效、還有各種奇葩設定更是毒死了香港影評界,聽說連大陸那邊的合拍方都有意見。這部電影最終準備發行時因口碑太差先後被多家大型院線拒絕排片,最終隻能在銀都跟一些私人影院裡放幾天,票房更是讓張徹羞愧的打算徹底退出電影圈不再拍電影了。
想來也是,一部電影才八萬多港幣的本埠票房,即使是放在六十年代都是撲街地不能再撲街,更何況最近幾年香港衡量賣座大片的標準赫然已經提到了兩三千萬以上。
遍數香港版的《西遊記》諸電影,還真沒有一部電影能說拍出了《西遊記》的幾分神韻來。似是《西遊記》這類的神話玄幻類型的作品在香港很有市場,不止老人喜歡看、孩子也是一樣。
所以不難想象,像Ru版《西遊記》這樣大陸精心拍攝的作品,登陸香港後會產生怎樣的效果,這也是他緣何會把亞視改組後播放的首部引入電視劇的重任交給它的原因。
能讓蕭笙如此改觀,他自然是心中歡喜。畢竟日後亞視可是準備密切跟大陸之前的合作,少不了要跟那邊的同行打交道,自己這邊若是一個個高鼻子高眼的始終一幅瞧不起人的模樣,再好脾氣的人也情願跟他們合作。
正要開口說話呢,突然間就聽蕭笙口風一轉,說道:“不過林生,我聽說你準備讓亞視從今以後每天黃金段的電視劇都是兩集連播,周六周末也是一樣。這樣子安排會不會影響到電視台的正常運作?”
他這麼一開口,林孝智這才解了心中的疑惑。
要知道蕭笙雖然是亞視的製片總監,但負責引進電視劇的上映安排並歸他管。這麼晚了早該結束一天工作回家的他出現在電視台,本來就是一件很奇怪的事。剛才一看到他也來了,林孝智心裡就覺得他必然是有事。這麼聽他一開口,哪裡還不明白他這才是他今天來亞視的原因,分明就是衝著自己來的。
和有些國家跟地區一天連放幾集電視劇的製度不同,香港這邊的電視台雖然很早以前就效仿海外劃分出了師奶檔、下午茶檔、黃金檔、午夜檔等多個電視劇的播放時間段,但大多數時間段都是播放綜藝類跟新聞節目,偶爾播放電視劇也多是重播的舊劇。最新拍攝跟外購的電視劇則多安排在晚上的黃金時段,一天放一集。
一般的電視劇都是以集為標準,剛好4周播映完畢。隻有一些收視率非常高的電視劇,會延長集放在周六、周日播映。(周六周末則放送綜藝跟財經類的節目,不播電視劇)
亞視一直是如此,即使是香港電視界的龍頭h也隻在早年出現過兩集連播,並且很快就終止了這一製度。
會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片庫不充盈,跟不上這麼頻繁的播放頻率。
香港以前隻有垠亞視兩家電視台,現在就算加上了已經開始投入試運營的亞洲衛星電視台跟還未調試完畢的九倉電視,也不過隻有四家而已。
太過狹小的市場、以及h亞視兩家與壟斷無異的市場占有率,導致每年香港僅有百餘部電視劇最終能與觀眾見麵,其中除了少數一些是引進片外,還有一部分則是前幾年放映過的重播電視劇。剩下的幾十部才是TV垠亞視兩家電視台自己新拍的,遠遠低於歐洲甚至亞洲其他發達國家跟地區。
會出現這種情況並不奇怪,一方麵是兩大電視台壟斷了上映渠道,加上他們各自都有自己的電視劇製作團隊,自然竭力擠壓專業電視劇製作公司的生存空間,久而久之自己也習慣了這種壟斷市場的感覺,隻頑固的恪守自己這一畝三分地,根本不去想怎麼弄大它。
同時,香港這邊電影產業比電視劇產業更發達,回報率也遠遠要高於電視劇。此消彼長之下,香港這邊的電視人自然更樂意跑去拍電影而不是製作電視劇。
結果光靠兩家電視台自己拍攝,一年封頂也就各自弄出了二三十部電視劇幾百集而已,自然支撐不起連播製度。真要一天幾個時間段的電視劇連播,每年兩大電視台最少需要拍攝跟引進兩三百部電視劇,光是成本上就不會低於十億港幣。類比下RR年h一年的電視劇拍攝投資才九千三百萬港幣,去年亞視這方麵的支出也才剛過七千萬港幣。所以連播製度對於亞視而言可謂是一把雙刃劍,弄不好就要傷人傷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