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劇本出自‘香江小才子’--倪真之手,看似名字很俗但內容卻是高仿前幾年美國一部很火的電影--《白頭神探》,走得是程龍十分拿手的搞笑警匪劇路線。倪真這兩年在香港電影圈裡可謂混得風生水起,他這人人品雖然差了些,但真材實料跟麵對市場的眼光十分了得。前幾年被林孝智很削了一頓,險些在香港混不下去之後,本來一開始是真被家裡壓著不敢再惹林孝智,但像他這麼心高氣傲又小心眼的人,一旦認準了跟誰不對路,那就是一輩子的記恨。所以,瞧見林孝智靠電影起家短短幾年便成就驚人事業後,他並沒有在自己本擅長的寫作跟出版道路上走下去,反而腦袋依舊居然也殺進了電影圈裡來。
要給林孝智好看,倪真自然不會無腦辦事。他入了行之前其實已經在tvb跟嘉禾都曾待過,對於電視劇跟電影的拍攝多少知道點。本來他要是想,完全可以跟自己老爸倪狂要個劇本,然後穩紮穩打十幾年後熬死了前輩興許也能成個人物。可倪真等不了也不願意走這穩妥的路子,他先是認真研究了一下圈裡行情,發現近些年來粗製濫造導致港人對電影熱情一再銳減。再結合林孝智一出道後的種種作為,倪真那顆頂呱呱聰明的腦袋一轉,很快就學起了文人的老套路,抄起了彆人的成功之作來。
要抄自然要選最好的來抄,倪真曾在美國留過學,自然知道當前世界電影最火也是最棒的首推美國大片。而此時美國電影還在亞洲地區跟港片殺得你死我活,雖然隔三差五的會有幾家美國電影公司不死心的想把電影推銷進來,但大多因為價值觀跟文化的差異性,同時也遭到本土勢力的抵製而一再失敗,但並不意味著其電影就真的差了。
兩年下來,他沒靠老爹出麵,沒求父母幫忙,先後抄了三四部美國電影改編了個更符合本地觀眾審美的香港版本來,雖然因為他自己的電影公司實力太差拍不了大製作,但也部部風光進賬數千萬。到現在,他不但一腳把早幾年合作的合夥人踢開獨攬了電影公司並改名‘倪氏影業’,同時野心更大的他也開始嘗試跟其他巨頭電影公司合作,讓自己發展的更快一些。
《威龍猛探》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出現的,當年初時倪真拿著這個劇本聯係上了嘉禾,洪金寶一眼便瞧出了這個劇本跟程龍的風格很相符合,在他的推動下嘉禾、威禾跟倪氏影業三家合作了一把,嘉禾掏了五千萬打底,程龍跟倪真各自掏了一千萬,於是就有了這部電影來。
林孝智曾經托人打聽過,嘉禾這部電影因為並沒有太多特效,其實比他的《刺客聯盟》還要早半個月完成。他原以為這部據說拍攝令嘉禾上下很滿意的電影會跟自己的《刺客聯盟》對上,沒想到嘉禾那邊在得知了他的上映安排表後,居然主動調整了上映時間改到十二月去了,顯然是要避開他的風頭不願跟他上演一出龍虎鬥。
沒有了這三家的掣肘,香港其他電影公司又多數不成氣候。《刺客聯盟》一經上映自然是火爆香江,幾乎打爆了同期港澳地區是上映的其他的電影,令非德寶係的院商哀鴻一片,隻能眼睜睜的看著德寶那邊的火爆購票隊伍,以及《刺客聯盟》那節節高漲的票房。
比首批上映的幾地稍遲一些,《刺客聯盟》很快便登陸了韓國。九十年代初的韓國本土電影尚未崛起,儘管也出了一些優秀電影人,但更擅長拍攝政治題材的電影,論商業性差了港片不止一條街。何況近幾年來寰亞苦心經營,每年都有多部高質量的電影被不間斷的安排進入韓國上映,依然令如今的港片成為韓國最受歡迎的電影,還在美國大片之上。
整部電影處處都是亮點跟創新的《刺客聯盟》一經上映,酷炫的元素再加上寰亞的大手筆宣傳,僅五天便創造了417萬人次觀影的驚人記錄,令韓國舉國為之震動。
此時尚未倒閉的電影周刊《電影之聲》總編金浩太更是開口嗆聲:“……在亞洲,有一個名為香港的神奇之地,以遠不如我大韓民國的土地跟人才,卻造就了比半個亞洲都要更璀璨的電影產業來。諸如唐季禮先生、徐可先生等諸多導演所拍攝出的《警察故事》係列、《黃飛鴻》係列令我國國民都要為之驚呼。更有林孝智先生這樣的名動亞洲乃至全世界的商業片大導演,每年都能創作跟拍攝出一些令專業電影人都要驚爆眼球並引以為教科書時的經典來。到底差距在哪裡?那個糟糕的‘電影審查製度’一天不除,則我大韓民國之電影一日無法崛起!”
韓國老牌資深電影人林權澤也出聲感慨:“美國式的質量跟創意,亞洲式的精彩動作場景,與友人一同觀看過林孝智先生的新作《刺客聯盟》之後,我不得不承認,這樣的精彩電影,我們拍不出來。韓國電影距離世界的差距還很遠……”
一時之間韓國各地媒體之上悉數都是跟它有關的新聞及報道。</dd>,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