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參投《三國演義》(2 / 2)

東方好萊塢 一品黃山 8952 字 10個月前

老央視版的《水滸傳》經典歸經典,但也留下了一點讓不少《水滸傳》的影迷們頗感遺憾,那就是因為追加投資遠超預算之後,央視不願意再為電視劇掏更多的錢了,便刪減了不少篇幅,以至於劇情拍攝的並不完整,最令人遺憾的便是梁山一百零八將未能全部與觀眾見麵(一些被一筆帶過,一些隻有少量露臉戲),這不得不說是一個遺憾。

去年隨著收視率的暴增,亞視下半年廣告收入也隨之水漲船高,92年首次突破十億港幣,達到了十一億四千萬港幣的高度,刨除掉經營支出、電視劇製作成本、藝人片酬以及外購電視劇版權等等,亞視純利仍有兩億四千萬之巨,已經超越了邱德根時代的最高紀錄。

今年開埠以來亞視更是再度刷新紀錄,僅一二兩個月廣告便已超過兩億港幣。作為香港目前僅有的兩家免費電視台之一,亞視今年的目標廣告收入是十五億港幣,赫然是tvb84年時的標準了。

84-88年是tvb的巔峰時期,88年tvb年度廣告收入最多的一年一度達到二十六億(未扣除傭金)港幣。隨著林建樂、林建明以及林孝智先後入主亞視所帶來的衝擊,tvb這幾年的廣告收入出現了一定幅度的下跌,去年據說隻有二十二億港幣。雖不知道是否扣除過廣告製作傭金,但顯然較88年最高時期未漲反跌,頹勢儘顯。

資金上的投資其實還不是亞視這邊最關心的問題,隻要央視願意低頭,亞視這邊其實攬下大部分的投資款也能吃下。最讓香港這邊擔心的,其實還是大陸的電視劇拍攝效率問題!

得到了林孝智的暗示後,樂進便又開了口說:“我們欲將《水滸傳》拍成百年經典,所以必要的投資是少不了的。不過後期貴方完全不必擔心虧本的問題,先不提電視劇上映期間的廣告收入,光是版權外賣其實就能收回大半的投資,說不定還能略有盈餘。在亞洲,關於中國古典四大名著所拍攝的影視作品其實很有市場的。新加坡、台灣省、韓國還有日本,尤其是後麵兩個,我們最近跟韓國影視界有不少合作,運作一下相信不難在韓國上映。而日本那邊更是簡單,日本人對中國傳統四大名著十分喜愛,尤其鐘愛三國跟水滸,過去日本國內就沒少自己拍攝過,即便少了幾分對中國古典傳統的理解,仍能在日本國內取得不錯反響,我們兩家合拍的《水滸傳》若拍成,相信日本那邊定會有電視台過來引進這部電視劇!”

亞視自去年以來也跟日本電視台有不少合作,不僅引進跟買斷了不少日本電視劇,同時也效仿tvb一口氣簽下了數十部知名日本動畫片的粵語及普通話播放權,其中就包括《聰明的一休》、《鐵臂阿童木》、《花仙子》、《福星小子》、《阿拉蕾》等等,也借著這關係跟不少日本電視台熟絡了。正如樂進所說的,若兩家合拍的《水滸傳》反響不錯,根本不需要央視出馬,亞視這邊稍微活動一下,鐵定能把電視劇運作到日本上映的。

周泰嚴心中一動,他知道自家反對的人中,隻有少部分是擔心政治風向,大部分人還是怕合拍電視劇虧太多錢影響了自己日後的調動,有了亞視這邊的點醒,他算了算也覺得確實不難回本後,心裡已經知道該如何說服央視投資了,當下笑著點頭:“若是這樣的話,我想台裡應該會通過的,這樣吧,晚上回酒店後我就跟台裡商量下,會儘快給你們一個答複的。”

“如此就再好不過了,我們這邊已經做好了準備,就等你們的好消息了!”

又再次隱晦地提醒了一下周泰嚴,希望央視那邊能儘快完成演員募集及前期準備工作,樂進沒有再多話,畢竟一切還得等央視那邊最終確定了投資之後。

工作的事談得差不多了,下麵的你來我往的敬酒跟客套又熱鬨了起來。林孝智中途出去跟到訪的其他央視人員也喝了一輪酒,雖說淺飲即止但畢竟狀態不好,再回到包間內時眼中已經帶著幾分醉意了。

剛坐下,便見周泰嚴臉上一副欲言還休的表情,不由好奇問道:“周台長,關於合作可是有什麼問題?”

“不是!”周泰嚴忙搖頭否認了,不過他抿嘴猶豫了少許,最終還是開了口問道:“林先生、樂總,其實這次我來香港還有一件事情想跟你們談談,不知道你們亞視這邊,有沒有興趣參投我們電視台正在拍攝的另一部四大名著電視劇?”

林孝智眉頭微皺,立刻知道了他口中提到的央視正在拍攝另一部四大名著,乃是史詩大戲--《三國演義》!

給樂進使了個眼神示意他不要接話,林孝智腦袋快速轉動思考了起來。

要不要投資央視的《三國演義》,這是一個讓人很難抉擇的問題。

從商業的角度上而言,《三國演義》並不是一部成功的投資。

這部電視劇87年立案,90年撥款拍攝之後先後追加了六次投資,最終總投資成本達到了一億七千萬人民幣(其中大部分投資都是在建影城),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將無人可以打破它那投資成本最高華語電視劇的記錄。《三國演義》曆時足足四年至今也不過剛拍攝完大半而已,保守估計至少得到明年年中才能殺青進入後期製作。

因為拍片成本實在太高,《三國演義》其實盈利遠不如央視拍過的其他幾部名著。也多虧了它當初上映後令央視收視率達到了驚人的46。7%,才靠著廣告收入補上了部分投資,隨後靠著版權轉讓、反複重播,直到幾年後才收回成本,現在亞視參與進投資,絕對是虧多於賺。

可放棄投資吧,林孝智又有些舍不得。畢竟這是中國古典名著中,場麵最恢弘大氣,堪稱史詩的一部電視劇,錯過了這一次的投資,日後再想謀求共享它的版權根本沒有機會。93年的大陸雖然並不重視影視作品的版權,但也不代表人家是傻子,近兩億投資拍攝的成本,不是你花個百萬的費用就能買走部分版權的。

足足思考了兩三分鐘之後,林孝智這才抬頭看著周泰嚴說:“周台長,讓我們投資《三國演義》也可以,不過據我所知貴台目前為了拍攝這部電視劇的累計投資已經超過一億三千萬人民幣,這麼大的投資而且還是一部文化性偏重的曆史劇,我們的投資基本上很能收回。所以我們需要一些補償,比如獲得這部電視劇的粵語、閩南語版獨家授權,以及中視股份的部分股權!”

為了拍攝《三國演義》、《唐明皇》,央視專門成立了一家分公司即中視股份影視基地,先後累計投資近兩億人民幣在涿州修建了漢城、無錫修建了三國城、唐城等多個影視基地,規模上雖不如林孝智在深圳投資再建中的深圳影城,但深圳影城的局限性也很明顯,氣候太過偏南無法拍攝雪景及北地戲份,林孝智以前曾經覬覦過橫店影城,隻是它的股份構成太繁瑣,既有地方政府投資又有國企、央企及私人參股,想要理順介入千難萬難。

央視下屬的中視股份影視基地雖規模遠不如橫店跟深圳影城,但背靠著央視這顆大樹,在地方上拿地再輕鬆不過了。若是能趁這一次參投《三國演義》的機會入股了中視股份,他在大陸影城方麵的布局最後一塊短板也將完全補上了。不是一部成功的投資。

這部電視劇87年立案,90年撥款拍攝之後先後追加了六次投資,最終總投資成本達到了一億七千萬人民幣(其中大部分投資都是在建影城),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將無人可以打破它那投資成本最高華語電視劇的記錄。《三國演義》曆時足足四年至今也不過剛拍攝完大半而已,保守估計至少得到明年年中才能殺青進入後期製作。

因為拍片成本實在太高,《三國演義》其實盈利遠不如央視拍過的其他幾部名著。也多虧了它當初上映後令央視收視率達到了驚人的46。7%,才靠著廣告收入補上了部分投資,隨後靠著版權轉讓、反複重播,直到幾年後才收回成本,現在亞視參與進投資,絕對是虧多於賺。

可放棄投資吧,林孝智又有些舍不得。畢竟這是中國古典名著中,場麵最恢弘大氣,堪稱史詩的一部電視劇,錯過了這一次的投資,日後再想謀求共享它的版權根本沒有機會。93年的大陸雖然並不重視影視作品的版權,但也不代表人家是傻子,近兩億投資拍攝的成本,不是你花個百萬的費用就能買走部分版權的。

足足思考了兩三分鐘之後,林孝智這才抬頭看著周泰嚴說:“周台長,讓我們投資《三國演義》也可以,不過據我所知貴台目前為了拍攝這部電視劇的累計投資已經超過一億三千萬人民幣,這麼大的投資而且還是一部文化性偏重的曆史劇,我們的投資基本上很能收回。所以我們需要一些補償,比如獲得這部電視劇的粵語、閩南語版獨家授權,以及中視股份的部分股權!”

為了拍攝《三國演義》、《唐明皇》,央視專門成立了一家分公司即中視股份影視基地,先後累計投資近兩億人民幣在涿州修建了漢城、無錫修建了三國城、唐城等多個影視基地,規模上雖不如林孝智在深圳投資再建中的深圳影城,但深圳影城的局限性也很明顯,氣候太過偏南無法拍攝雪景及北地戲份,林孝智以前曾經覬覦過橫店影城,隻是它的股份構成太繁瑣,既有地方政府投資又有國企、央企及私人參股,想要理順介入千難萬難。

央視下屬的中視股份影視基地雖規模遠不如橫店跟深圳影城,但背靠著央視這顆大樹,在地方上拿地再輕鬆不過了。若是能趁這一次參投《三國演義》的機會入股了中視股份,他在大陸影城方麵的布局最後一塊短板也將完全補上了。</dd>,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