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從頒獎嘉賓口中吐出‘籠民’二字時,林孝智眼神微微閃爍,也隨著輕拍了幾下手。
《籠民》這部電影其實還是蠻尷尬的,導演立場很好,想拍一部反映社會問題,突出底層民生的電影。但電影拍出來後,認為這是一部為為大陸、越南、東南亞及印度非法移民呼籲公平、搖旗呐喊電影的香港民眾並不在少數。
好在藝術電影不少都是這尿性,即便主流觀眾不買賬,但隻要影評人跟部分電影人覺得它有深度有內涵就夠了。
牆內開花牆外香又不隻是港片才有的事,譬如老謀子的多部鄉土電影不也一直被國內民眾指責醜化中國形象嗎,但人家還不是國內國外拿獎拿到手軟。
藝術電影想要兼顧大眾口碑與影評口碑很難,放眼全球也無法保證每年都能誕生一部這樣的經典,這也是林孝智一直對藝術電影敬而遠之的原因之一,饒是他兩世經驗擺在那裡又拍了這麼多年電影也不敢下這個保證書。
‘最佳藝術電影’之後不久又迎來了一個令人關注的獎項---‘最佳外語片’獎,這是改革之後金像獎將頒出的首座外語片金杯,所以金像獎協會給予了高度重視。
一如之前頒出的幾個重量級獎項一樣,這一獎項的頒布邀請的頒獎嘉賓赫然也是一男一女兩人搭檔,其中男方乃是繼譚張之後,香港人氣最高的男歌手陳百強,而與他搭檔的女星則是近年來因為寰亞的力捧而人氣暴漲的新影壇天後--童玲。
“……獲得第十二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提名的這五部組品分彆是,來自新加坡的《啞女菊香》,Joer-。”現場大屏幕上開始播放一段剪輯過的二十秒精彩片段,待片段播完之後,陳百強繼續念道:“來自菲律賓的《人民的力量》,Bhutto-reaney-Mann-Haas……”
隨著每一個提名被念出來,台下都會響起一陣激烈的掌聲。林孝智也在用力地鼓掌,‘最佳外語片’獎項的出現對於渴望提升自身影響力的香港電影金像獎而言無疑是個助力,若是細心經營幾年,遠一點的不敢說了,至少在亞洲尤其是東南亞跟東亞地區,很有可能成為國外電影渴望地晉身之資,不少對於市場反應敏感的人都瞧出了這一點來。
林建明饒有興趣地看了一會,待提名報完之後突然開口問道:“金像獎現在連外語片獎項都有了,影響力漸長啊,拍電影真那麼賺錢?”
“這兩年還好,隻要劇本彆太差、導演功力還湊合,再請幾個老戲骨撐場麵,投資方彆太心浮氣躁的話,基本上穩賺不賠,無非賺多賺少而已。”林孝智壓低了聲音回答說。
他說得是大實話,這是寰亞近幾年根據收集來的港片投拍數據總結出來的規律。
這年代拍電影確實不要太容易賺錢,有個過得去的劇本,請來個能掌機的導演,沒有大牌明星可以來幾個入行多年的老戲骨撐場麵,哪怕三五百萬的投資,隻要彆作死去拍什麼藝術電影,就算是粗製濫造的跟風電影都能小賺一筆,運氣好了再賭出個黑馬,一部電影賺個千八百萬的不是難事。
其實從破地力爭之下廢除評委團體製度,以奧斯卡實行的可以普遍申請的大眾評委製度代替它,也讓過去金像獎的一些惡習,至今還在影響它。
任重道遠啊!
第十二屆金像獎將‘最佳導演’金杯擺在了最後作為壓軸,林孝智也有一個提名在手,雖說他去年已經得到了一座金杯,但畢竟鬨了一場算是留下了一些汙點,雖然口中說著自己並不在乎,但心中對於這座即將頒布的象征著港片之中對於導演最高肯定的金杯,還是十分渴望的。
‘最佳導演’的金杯頒獎嘉賓自然也是亞洲,金像獎協會一樣也邀請了一男一女兩人組合負責為最終獲獎的‘最佳導演’頒獎。
有幸受邀的頒獎嘉賓分彆是哥哥張國榮以及玉女天後王祖賢,林孝智目光落在後者的身上,表情微微有些古怪。
其實玉女這一稱號,放眼香港演藝圈裡真正有資格戴上的並不多,天後一級的人物中就更少了,勉強隻有兩個半,一個是鐘楚紅、一個是梅雁芳、半個是林青霞。
紅姑出道時走得是性感路線,但其本人卻非常潔身自好,這麼多年她跟發哥傳過緋聞跟張國榮也傳過,但前一個是捕風捉影,後一個倒是真有那麼幾分意思在,可惜哥哥在感情線上不僅遲鈍也不夠主動,當然也可能跟他過去的那段失敗初戀有關,總之這兩人哥們跟閨蜜一樣遠超好友的感情糾葛了幾年之後,鐘楚紅終究沒有等到一個承諾,轉而接受了廣告才子的追求,算是一樁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