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份,姚冉工作室再次擴大,兩個彆墅辦公區已經太過局限。
主要是這兩年不斷有作品被選用改編,受眾麵越來越大。社會反響也越來越深刻。
正好,五月份文化部推出一則關注民生的欄目,姚冉工作室被選中協助舉辦,需要抽調一部分人參與進去。
許允帶著幾個資曆成熟的工作人員跟隨大部隊去了支援鄉鎮,工作室人手緊缺。
虎爺找沈潮汐商量,他們工作室即便人員齊全,工作量也已經超負荷,更何況最近有兩部被某影視劇組看中,商洽做IP改編。
這樣的機會實屬難得,虎爺把工作重心用在這邊,其餘有些應接不暇。
關鍵是人員緊缺隻是一方麵,既然工作室品牌要打入大眾視野,就迫切需要選址,找更合適的工作地點。
這種工作室要求地段起碼不能太偏僻,最好是出版類聚集的地方,還最好能包下一整層寫字樓,這樣才能算是初具規模。
沈潮汐這幾天焦頭爛額。
應聘信息已經登在各大網絡,來報名的人倒是不少,隻是水平太過層次不齊。
她想招一些有文學功底,經驗倒是其次,最起碼熱愛寫作這個行業的人才。
應聘者中很多人做過編輯,甚至於還有人做到主編副主編的位置,談起未來規劃出口成章,給他一個案例讓分析一下,一寫就是一大篇,關鍵是一句不抓主題。
虎爺也頭疼,這些人要培訓,可不是小工程。
這天,沈潮汐來到工作室,虎爺那邊正在應聘編輯,走廊裡坐著十幾個人等著。
沈潮汐沒有打擾他們,而是直接進了自己辦公室。
最近工作堆積,需要簽字的文件就有十幾個。
當初成立工作室想法很簡單,就是想做現實題材的文章,可是卻漸漸偏離軌道。
當然,這些並非是壞事。
幾個文件大都是必須要撥款,沈潮汐看了一眼金額,不算過分便都簽了。
這時,辦公室門被敲響。
前台接待帶著一位四十多歲,頭發有些淩亂的中年男人進來,沈潮汐一頭霧水,待辨認出這人是誰後,整個人差點跳起來。
簡直就是瞌睡給遞枕頭。
來人原是一家新聞媒體的記者,因為一次小失誤被辭退,這些年一直遊曆大江南北,寫出很多膾炙人口的顯示題材文章。
沈潮汐上大學那時候,一位導師認識他,還專門把他從要北上的火車拉下來,硬是讓他給做了一次演講。
也就是從那時,沈潮汐對筆下的世界產生了濃厚興趣。
“張老師!”
此人叫張嚴,原名不清楚,這是後取的名字。
“快請坐,許多年不見,前不久還在網站搜到您一篇文章,寫得真好!”沈潮汐由衷讚歎。
等上了茶,兩人坐下來聊起,張嚴說起這些年的經曆。
原來他在三年前成家了,認識一個酒店的服務員,兩人算是一見鐘情,很快結婚領證,也很快孕育了自己的小孩。
隻是,天不遂人願,半年前孩子被診斷出心臟病,花銷很大,這半年已經花掉他和愛人所有積蓄,無奈張嚴隻得向現實低頭,出來找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