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泊河府(1 / 2)

快穿錦鯉運 暴瘦一百斤 19502 字 3個月前

宴會結束,許家人也沒走。

\t

\t好不容易來一趟,他們打斷多待會兒,為了招待娘家人,許氏乾脆領著他們一起去自家另一個彆院裡遊玩。

\t

\t這個彆院要比許家自己住的房子要大得多,坐落於鄉野間的群山腳下,這裡說是彆院,其實更像是一座比較寬闊的農家莊子。

\t

\t讓池梨來看,這地兒完全就是個農家樂嘛。

\t

\t有屋子有菜地有家禽還有個小小的養魚池,重點是四周環境完全地貼近大自然,不說現代人偶爾也想去這種地方放鬆放鬆,古代的文人墨客們也極喜愛這種地方,一看就是很能產生作詩靈感的樣子。

\t

\t果然,兩家人剛一到這裡,池梨都還沒來得及參觀完,就被她爹與舅舅們拉著一起去觀賞自然景色,再順帶做幾首詩去了。

\t

\t作詩池梨會,她寫的詩還挺有靈性的,偶爾也有些驚豔之作,能令人讚歎不已。

\t

\t但要觀賞自然景色,她卻是不怎麼感興趣的。

\t

\t作為一條魚,她本身就生長在自然裡,這些景色早看膩了,也沒辦法從中得出什麼所謂的靈感來,不過自家親爹跟舅舅們喜歡,池梨就當陪陪長輩了。

\t

\t許氏則在另一邊招呼著嫂嫂與侄女們,池梨偶爾抽空回來聽了一耳朵她們在聊什麼,然後默默撤退了。

\t

\t都是些兒女婚事什麼的家裡長短,裡麵甚至還提到了她,她不愛聽。

\t

\t“梨兒表姐。”

\t

\t許泛兒不知何時來到池梨身邊,仰著小腦袋奶聲奶氣地叫著她。

\t

\t“怎麼了?”池梨聞聲低頭,又蹲下身來保持與小姑娘視線齊平,聽聽她想乾什麼。

\t

\t小孩子能有什麼大事,不過是嘴饞了而已。

\t

\t原來她瞧上了菜田邊樹上的桔子,自己卻人小身矮地摘不到,所以來找池梨幫忙來了。

\t

\t“走,表姐帶你去摘桔子。”

\t

\t池梨牽著小表妹一路來到桔子樹下,伸手就給她摘下了兩顆相連枝的桔子,摘了一對還不夠,她又一口氣摘了好些成熟桔子回去。

\t

\t南方桔子一般十二月成熟,現在已經是一月初了,樹上還有些晚結果的桔子,正好這些都被池梨給摘了,帶回去不僅給表姐表妹們吃,也孝敬些給長輩。

\t

\t儘管桔子樹就在外頭,大家想吃自己隨便摘,但女兒/外甥女/外孫女的心意,還是讓長輩們被哄得樂嗬嗬的,嘴上不住地誇池梨孝順。

\t

\t池梨都已經被誇習慣了。

\t

\t從她外祖家人來了之後,她幾乎每天都在被人誇誇中,一開始可能還會有些不好意思,後麵被誇高興了還有點小驕傲,最後就隻剩淡定了。

\t

\t注意到有一道羨慕目光落在自己身上,池梨側頭,正好捕捉到許湘兒尚且來不及收回去的目光。

\t

\t她視線略頓一下,然後若無其事逗收了回來。

\t

\t此行許氏帶兩家人來池家彆院,除去招呼娘家人前來踏青遊玩之外,也有順帶著來看看田地的意思。

\t

\t之前就說了,池家準備買地。

\t

\t隻是大垵縣周邊要賣地的人家不多,所以許氏尋摸許久,終於找著一些還算過得去眼的田地。

\t

\t其中有大部分就正巧零散分布在他們池家彆院附近,或者說,這些地的位置其實就是許氏特意找的,若他們將自家彆院附近的地都給買了,完全就能直接擴大彆院範圍,同時也方便管理。

\t

\t本來許家兩位舅母一聽說許氏是來這邊看地的,還想著幫忙參謀參謀,結果不等許氏婉拒,就被許家外祖母一句話給岔開了去。

\t

\t感激地給了自家母親一個眼神,許氏連忙圓著話說不敢勞累兩位嫂子,她自個兒領著三個孩子去逛逛就行,全當玩樂。

\t

\t最後出行的人也就隻有許氏與池梨還有許家兩位表姐妹。

\t

\t帶上許家表姐妹是許氏有意為之,一是為了安撫被拒絕隨行的兩位嫂子,二也是打算讓孩子們親自來看看田地長什麼模樣,日後等她們嫁人管家了,也不至於什麼都不懂。

\t

\t聽聞許湘兒所許人家家裡也有百畝良田,且一家人主要依靠這些田地過日子,嫁給這種人家,許湘兒是必須要了解些田地知識的,免得日後掌家被下人給糊弄了去。

\t

\t雖說等她嫁過去了,她那邊的婆母自然會教她些該學的東西,但若是自己能多懂點,不也能讓人高看一眼嗎?

\t

\t所以許氏這位做姑姑的,也是又在為侄女的未來做打算。

\t

\t許湘兒本就聰慧,自然看得出來姑姑的良苦用心,隻是她本人似乎對這些東西並不怎麼感興趣,隨行全程雖也有在用心聽姑姑教授的,如何看田地莊稼蔬果什麼的好壞,但也有些提不起勁兒。

\t

\t儼然一副不想學卻不得不學的模樣。

\t

\t與她相反,池梨與許泛兒倒是聽得興致勃勃,偶爾還會自己發問,讓許氏或是隨行的彆院農戶幫忙解答些她倆的疑問。

\t

\t例如什麼水稻是何時播種的,上等良田與中等田有什麼區彆,如何看土地肥不肥沃等等。

\t

\t等她們將所有準備售賣的地都看過一圈後,還有些意猶未儘。

\t

\t“沒想到種個田還有這麼多學問。”許泛兒小大人似地感歎道。

\t

\t池梨笑著回她:“那是自然,我們老百姓能不能吃上飽飯,全靠這地裡的收獲,自然得好好研究裡麵的學問,糧食如何種植,施肥,灌溉,預防蟲害等等,都是老祖先們一代代試驗後傳承下來的寶貴知識,這裡麵的學問可大了去了。”

\t

\t“說得好,哈哈…沒想到我兒竟有如此見解,不錯不錯。”也不知道在旁邊聽了多久,聽完女兒一番話後,池秀才忍不住拍手大笑著稱讚道。

\t

\t作為也是一輩子與田地打交道的人,池秀才對於田地的感情也極為深厚,見到女兒能夠從中得出這麼一番見解,更是欣慰萬分。

\t

\t雖說如今想這些還太早,但他真的有那麼一瞬間腦海裡閃過一個念頭,今後女兒若能夠當官的話,那必定能當個好官吧。

\t

\t池梨不知她爹已經想到那麼遠的地方去了,再又一次彆誇了之後忍不住回道:“爹爹可彆再誇了,再誇女兒該驕傲了。”

\t

\t“驕傲就驕傲,我家女兒那麼優秀,就該驕傲又自信。”話是這麼說,但等第二日池梨讀書時,池秀才又特地去教導她中庸之道,讓她做人要學會謙遜,莫要自嬌自傲,等等等等……

\t

\t其實這些都是為池梨好的做人道理,池梨也有在學著,可今後具體要如何做,她還是決定根據實際情況來,畢竟這世界上多得是一些不需要讓你講文明講禮貌的人,對待這種連人都不做的家夥,不需要跟他們講究人的那一套。

\t

\t“爹娘,你們想好要買哪些地了嗎?”

\t

\t夜裡,在池家夫妻的正屋廳堂裡,池梨好奇地詢問爹娘最後的買地決定。

\t

\t在這件事上池梨並未提出什麼意見去左右父母的想法,全然都是池家夫妻自己做主,畢竟他倆管家那麼久,對方麵的經驗要比池梨多得多,還真不需要梨幫忙做些什麼。

\t

\t池梨現在會問,也不過是出於好奇罷了。

\t

\t家裡的事從女兒考上秀才後基本就對她全麵開放了,如今女兒想了解家中買地情況,池秀才也不隱瞞,將他們夫妻倆商議許久的決定告知女兒。

\t

\t“我們準備將彆院周圍有在賣的田不論好次,都給買下來。”

\t

\t不等池梨追問原因,許氏就為她解答道:“那些地裡麵一共有三十四畝良田,二十一畝中等田,一口氣買下雖花費有些大,但依長遠計,還是於我們家有益的。”

\t

\t池梨迅速心算一遍,依照現在的市場價,要一口氣買下這些田地怎麼說都得花上個七百二十兩,自家前段日子才花大價錢在府城買了兩間鋪子,按理說現如今家裡財政情況應該有些緊吧才對。

\t

\t所以若真要一下子拿出那麼多銀兩出來,勢必得動用父母的棺材本才行。

\t

\t一想到這池梨就有些皺眉:“買那麼多地,家裡會不會支撐不開?”

\t

\t“倒也不會,你忘了,秋收剛過,咱家前段時間剛收割完一大批糧食,為父將其中一半賣了,所得銀錢加上家裡原有的,也差不多就夠買這些地了。”

\t

\t若不是顧忌著自家還開著糧店,得留些貨供應店裡,池秀才可能賣的就不止這一半的糧了。

\t

\t其實也是湊了巧,最近正趕上官府收糧,給的價格葉合適,池秀才才願意賣糧,不然即便他想賣,這一時半會兒地要找到能一口氣吞下自家一半糧的買家,也不是一件那麼容易的事。

\t“官府收糧?是要打仗了嗎?還是什麼地方遭了災?”

\t

\t若說進學前的池梨與進學後的她對比有什麼不同,那就是她對時事的敏銳度。

\t

\t僅僅是從父親的一番無意間的話裡,她就意識到什麼,並直接猜了個大概。

\t

\t“沒聽說哪裡遭了災,邊境那邊還是以前那樣,就沒消停過,隻是為父聽聞似乎西北那邊有人不滿女帝上位,打著清君側的名號,起了叛亂,官府收糧,應當是準備為剿滅叛亂的軍隊供應軍需吧。”

\t

\t同樣也會時刻關注國家時事的池秀才由於多年累積的人脈勢力,所得消息要比女兒多得多,張口就肯定了女兒的猜測,還給了她一個讚賞的目光。

\t

\t他們這邊是國內最主要的產糧地之一,每回若有大戰事,或是哪裡遭了災,朝廷都得派人下來收糧,支援那些有需要的地方。

\t

\t所以他們其實都習慣了,但凡官府有大規模收糧的舉動,必定是哪裡出了事。

\t

\t隻是西邊那邊距離他們南邊遠得很,即便有戰事也波及不過來,所以並不影響池家拿著賣糧錢與老兩口的大部分棺材本去買地。

\t

\t反正他們夫妻倆還年輕,棺材本花了就花了,今後再攢就是了。

\t

\t雖說父親說這事與他們關係不大,但池梨後麵還是一直有在默默關注西北邊的叛亂。

\t

\t西北邊的叛亂鬨起來快,被平定得更快。

\t

\t朝廷所派出的平亂軍隊還是女帝麾下最精銳的一支騎兵,由鎮國公兼護國大將軍莫瑜率領。

\t

\t這支人數足足有六千人,個個裝備精良的騎兵一出,所到之處如反叛軍如摧拉枯朽一般成片倒下,聽聞那場麵,就跟秋收割麥子似地,刷刷刷就躺倒一片,那場麵,相當震撼人心,也震懾得反叛軍四處潰逃,最終不超三日,便散得一乾二淨,而主導這場叛亂的罪魁禍首西北王也被鎮國公擒獲,如今正押送往京都讓女帝發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