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來形容便是如同自家兄弟一般,打架的時候該怎麼打就怎麼打,爭家產的時候也毫不手軟,但兄弟遇到麻煩了,大多數是伸出援手,而不是落井下石。
“那就先謝謝張老板了,如果有那種想轉讓的工廠是最好的,價格到時候好商量。”
控製好成本的前提下,組裝工廠也同樣前途無限。
“哈哈,做生意嘛,講究的一個緣份,緣份到了就認識了。”
“我沒改行啊,服裝的話我不是跟小張一起合夥的嘛,現在公司也進入正軌了,兩個人守在一家公司有點浪費精力,想著能不能再乾點彆的。”
“那怎麼選了電瓶車這個?能做的有很多啊,哪怕是繼續做服裝都可以。”
“行,那晚上我來請客。”檀錦程笑道。
進入廠區,映入眼簾的是一大片開闊空地,方便車輛進入,左手邊還有正對麵是兩個大型車間,隱隱約約能看到身著工服的工人來來回回,右手邊則是辦公大樓。
霞西村也叫河西村,河對麵就是河東村,同屬於霞浦鎮,霞西村主要是服裝企業,家庭式作坊為主,河東村則是另一個景象,廠房林立,一派“標準化”操作。
“不用,看不起老哥是吧,下次你來;對了,老張叫張明燦,你名片帶了吧?一會兒先留個聯係方式。”
“老張,介紹位年輕有為的小兄弟給你認識認識,剛剛電話裡提到的檀錦程檀老板。”
“你等會兒,我打個電話問問,不行的話我們去他廠裡也行,就在河對麵,走路過去都行。”
雖然不是同行,但說到這些機器加上汽配廠,張海平第一時間就能想到摩托車,摩托車他們這一代人再熟悉不過了。
但如果做整車組裝,那涉及到的東西可就多了,投入也需要很大,另外還要組建自己的銷售渠道。
檀錦程笑道:“嗯,我打算搞一家工廠,做電瓶車組裝的,你有沒有路子?”
如果張海平說的是真的,那眼前這位小年輕還真是了不得,海平去年擴大產能居然是受他影響的,而且他還真能說到做到,讓海平的工廠保持高產能運營狀態。
張海平朝左手邊廠房指了指:“兩個車間後麵還有一塊地,有一個小車間還有員工食堂,一會兒帶你參觀一下,先去老張辦公室。”
“過來坐,茶給你們泡好了,小檀兄弟不用客氣。”張明燦站在茶桌前,打量著檀錦程道。
“男人嘛,誰沒有個搞車子的夢想,汽車搞不了搞電瓶車唄,再說現在都要開始禁摩了,我感覺電瓶車市場還是有的。”
“帶了。”
隻隔一條河,確實不遠,步行不到十分鐘,兩人便來到張明燦的工廠門口,廠區麵積不小,大門也修得挺氣派的,看得出來有一定的實力。
見兩人談得差不多了,作為中間介紹人的張海平適時道:“那就讓緣份加深點,老張,小檀,今晚大富豪走起。”
張明燦一眼狐疑的盯著張海平,他們倆年歲相當,兩家隔得又不遠,算是小時候的玩伴,對於張海平的說話張明燦是不太相信的,隻當他是為這位小兄弟吹牛。
“皖省宜城人。”
聽完張海平以及檀錦程的敘述,張明燦也是一口答應:“沒有問題,我認識不少汽配廠的小老板,經營不善的也有,我會幫你問問的。”
“那好啊,那小檀兄弟以後多過來坐坐。”
“嗯,不錯,挺氣派的。”檀錦程點點頭,沒有進去不知道,但從外觀來看,廠區非常整潔衛生,隻從這一點就能看出這個廠精神麵貌還不錯,效應應該也不錯。
兩人拐進辦公大樓,一樓前台並沒有員工,隻是一個擺設,張海平輕車熟路的帶著檀錦程朝上三樓走去,看樣子跟這位汽配廠老板確實挺熟的。
搞一個汽配廠,做做單獨的零件,無需投入過多,賺點小錢也不算多難,隔壁河東村就有人做摩托車外觀件的。
另外還有一點例是,張海平有著這個年代大多數浙省小老板的特性,他們精於算計,同行競爭之時也會用儘一切手段,但同時又很講義氣,當某個朋友生意上出現麻煩或是需要幫忙的時候,他們同樣會伸出援手。
“少不得以後要叨擾張老板了。”
緊接著,張海平又道:“如果隻是買幾件機器設備,我確實有路子隨便給你搞來,但你要搞這麼大,我就無能為力了。”
“怎麼樣,小檀兄弟的甬城話說得還可以吧?哈哈,剛開始也嚇我一跳,我跟你說哦,小檀兄弟才來甬城半年時間,也不知道他是怎麼學的。”
張明燦身材高大,身高得有個1米8以上,國字臉,一雙眼神囧囧有神,看麵相約莫40來歲的樣子。
“海平你這是要帶壞小檀啊,他才20歲,你可夠陰險的。”
“少來,等晚上你就知道誰帶壞誰了,走,先去吃飯,地方我訂好了,我們回去開車,你跟著來就行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