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知道了。”
熄滅了手裡的煙,檀錦程長舒一口氣,起身走出辦公室。
電動車采用的是生產許可證製,隻需要工商局(質監局)申請了生產許可證便可以生產,進入門檻並不高,租一套廠房,一條生產線,幾名員工,以及采購一些配套就可以組裝生產了。
賺美刀花人民幣,國家還有補貼,想想就知道有多強勢,有點類似於後世那些揮舞著人民幣在那些不發達國家花錢的感覺。
反正有李豔寧會教訓她,這不李景蘭剛說完,李豔寧便嗬斥道:“你胡說八道什麼呢,公司業績上升對我們肯定是好事啊。”
不過工廠取個什麼名字呢?還有電動車應該注冊個什麼樣的品牌商標呢?後世幾大競爭對手的商標不能注冊,這樣就失去錨點,得不償失了。
“哦,好。”
另外便是組裝員工的工資,這個也有了解過,組裝員工的工資水平,沒有模具工那麼誇張,平均一個月3000元至3500元已經算是相對比較高的收入了。
“希望檀老板的生意越來越好,這樣我們也可以跟著多賺點。“李豔寧默默想道。
動作熟練得讓張明燦等人側目的檀錦程,大概也隻有在K歌之時,才能展現出不同於他們年齡的代溝,唱的全是那些口齒不清的玩意兒。
玩到大半夜,喝了不少KTV提供的假酒,檀錦程也懶得回去了,便在附近找了家酒店住下,第二天早上,回去洗了個澡換了身衣服。
一次性上漲20%看似挺高的,實際上也沒幾個錢,拿李景蘭來說,她的基礎工資是1500元,上調20%就是300塊錢,一年也不過3600塊錢。
在一個正規品牌普通賣三四千元起步的市場裡,1999元你還想要怎麼樣?
1999元這個價格不錯呀,對於首款電動車的定價,檀錦程也想嘗試這個價位,既然要搶占市場,那就搶到底,主打的一個交朋友,不賺錢,真的不賺錢。
但是這樣的話,每個月的固定投入就是100萬元起步了,一年的投入至少在1200萬元以上,這個錢從哪裡來?
設備是一次性投入,後續除了維修之外,花不了太多的錢,房租跟員工工資是每個月固定投入,這些是大頭,每個月加起來怎麼著也得個四五十萬元。
其次的話,經銷渠道上沒法做到雷布斯那樣的,雷布斯這個天選之子,比網文主角還主角,做手機的時候早就財富自由了,可以自己建立渠道賣手機了。
從建廠規劃,產品定位,營銷方式都有了初步計劃,接下來就是真正的落實了,就看張明燦那邊怎麼了,如果沒有合適的,那就要從租廠房開始了。
做得好用不了幾年,甚至一兩年時間就能做到身家過億,生意場上很多老板前期都是這麼發家的,實在是這年頭美刀跟人民幣的購買力差距實在太明顯了。
“現在接到大單了,下個月也要新招人,就不等到滿一年了,下個月開始給你們漲工資,你倆基礎工資上調20%。”
雷布斯做手機就是這麼乾的,上來就主打一個性價比,把競爭對手乾懵圈,隻有這樣才能快速站穩腳跟。
“哦,那當然是開心了,公司訂單多了,就賺錢了嘛,你們不開心嗎?”
包廂裡的響徹著張明燦的嘶吼,配合上他那高大的身材,倒真有點那位酷愛摩托車大佬的形象。
回過神來的檀錦程看了看桌上的三菜一湯,跟平時吃的沒什麼兩樣啊,哪裡好吃,哪裡就特彆合胃口了?
“我看你吃飯還咧著嘴在笑,是菜合胃口還是有什麼開心的事?”
“啊?為什麼這麼說?”
按自己的能力,雇傭幾個跟單員,業務員之類的,公司撐死了不用超過20人,一年下來,百來萬的運營成本,做到幾個億的營業額,還是比較輕鬆的。
回到辦公室,檀錦程就開始寫計劃書,思考起關於電動兩輪廠的建廠規劃,資金投入問題。
另外便是配套采購和其他開支成本,一個有差不多有個100萬元,便可以支撐起一家月產3000台左右的小型電動車工廠了。
其實生產倒不是什麼問題,是產品如何定位以及怎麼賣出去的問題。
“我們開心什麼,賺了錢你又不分給我們,還要增加我的工作量。”李景蘭雖然有點怕檀錦程,不過或許是年輕,這張嘴是真敢說。
小卡拉米上來就跟老大直接競爭,那指定不行的,所以最好的選擇便是繞開芯日開發的豪華電動車市場,主攻簡易電動車市場,主打的就是一個小巧輕便外加性價比優勢。
以目前檀錦程了解跟通過調研公司收集到的信息來看,投入50萬元人民幣就可以獲得一條日產能100台的生產線,這是大致的投入成本。
“好的,老板你是不是買了輛新車啊?我早上看你從一輛寶馬裡下來。”李景蘭答應的同時,想起早上摸魚看到的畫麵,忍不住好奇問道。
基礎工資上調20%,她每個月收入可以增加600元,提前5個有月上調工資,那就是額外多了3000元,差不多夠一年的房租了,算是意外的驚喜。
“嗯,這個星期天我們就去報名。”
今天第三更,總共一萬字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