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這邊就交給呂工您了,如果有什麼事可以隨時聯係我。”
“沒問題,檀總放心吧。”
“後麵我會派個人來做你們的後勤管家,讓你們能夠專心搞研發,這幾天你們就湊合湊合吧。”
呂瑞豐點了點頭,這是應該的,公司是檀總的,哪怕研發團隊是自己這邊的,但也應該聽從檀總的意見。
自打那天跟檀總聊過之後,呂瑞豐就明白眼前這位年輕人有著極大的野心,剛剛投入鋰電池項目,就想著控製上遊資源。
野心大的人創業做生意,是不會甘於平庸的,要麼倒閉,要麼飛黃騰達,不會有中間選項。
辦公室裡,有六名人員,除了張旭輝以及自己老爹之外,另外四名人員檀錦程隻認識徐學銘,不過從坐姿以及位置上來看,檀錦程很快便能分辨出誰是今天的主角。
就連檀錦程自己,除了用金錢開道之外,都想不出能有什麼好辦法能搞定這幫要技術有技術,要工作經曆有工作經曆老油條。
張旭輝能不能勝任真是一個問題,至於孫玉明,如果說張旭輝不行,他就更不行了。
首先他的人事關係還是在研究所裡,其次檀錦程給了極高的待遇,他是完全沒有任何後顧之憂的,因此公司發展得越好對他是越有利的。
另外一個方麵,便是如果張旭輝走了,自己又得重新找助理了,這也是一件麻煩事。
作為自己的私人助理,張旭輝能懂自己的心意,知道公司發展的趨勢,同時也可以信任他,不過他是否可以勝任這一職務,跟這幫體製內的老油條打交道,這一點還有些存疑。
作為全球紡織品行業裡的富土康,申州這樣的用工密集型大企業,無論去哪個省份,接待都是高規格的,一個貧困縣能讓其將一省工廠定在縣裡,招商工作想必是花了不少的功夫。
在帝都呆了四天的檀錦程,匆匆忙忙的回到了甬城。
年輕人當中能有他這麼優秀的,已經算是非常難得了。
——
2月24日,星期五。
“縣裡領導過來,臨時有點急事,我爸也過來,周末你要不要見見,要見的話我明天去接你。”
“知道了,怎麼回來這麼早?不是說要在帝都呆上一段時間的嗎?”顧清清的消息很快便回了過來。
彆覺得技術人才就不懂社會規則,尤其是體製內,平均年齡都是在40歲以上的,伱若是在這方麵輕視他們,最終吃虧的隻是你自己。
時間進入到90年代的中期,我國已經建成了13座鋰鹽廠,碳酸鋰設計的生產能力達到了1.8萬噸每年,位列世界第三,鋰輝石提鋰的工藝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鋰鹽甚至已經能做到出口了。
不過這次倒也是讓檀錦程意識到了,助理不能再隻招一名了,得多培養一些人才,方便以後開了分公司或者入股某家公司之後派出自己信任的人監督。
“行,我先回去了,司機過來了。”
不用檀錦程吩咐,一些他能夠處理好的事情,都會主動去處理,例如之前買房時檀錦程提過想在仲關村附近買一套小居室,方便以後來帝都時居住,呂瑞豐就主動提出可以幫他解決。
曾經何時,像這樣的領導看都不會看檀錦程一眼,如今卻能夠守在自己的辦公室裡等著,哪怕檀錦程已經足夠冷靜了,昨天接到電話的時候依舊還是覺得有些夢幻。
要知道申州望江工廠自投產之後,便成了皖省最大的紡織企業,用工需求以及稅收都給望江帶去了不少的好處。
手機開機之後,檀錦程首先給顧清清發了條消息,告知自己的行程。
而這一輪大洗牌,正是由於之前不受我們重視的鹽湖提鋰技術的進步和鹽湖擴產所引發的。
全球鋰礦提鋰受到了巨大的衝擊,國內外鋰礦提鋰企業大量倒閉,我們的企業也是如此,至2000年初,最初13家生產鋰鹽的企業僅剩下三家。
“怠慢各位領導了,讓各位久等了,小子我真是不好意思。”剛一進屋,檀錦程便雙手合十道歉。
不過眼下最重要的不是這些小事,而是幫助檀總收集一些國內以及國外鋰礦資源以及鋰礦企業的資料,將其整理成冊,方便檀總到時候調用。
說實話,這感覺多少有些飄。
公司發展得越好,他的地位以及收入越是能水漲船高。
其實我國的鋰礦開采,是從50年代初就開始了,據今已經超過半個世紀了,最初采用的是石灰法生產氫氧化鋰,發展到六七十年代,已經確定了合理的工業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