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我想造車!”(2 / 2)

張明燦之前的公司就是做摩托車汽配的,像他那樣的廠子在北倉區有很多,這些廠子都麵臨轉型問題,轉型得好對於企業主還有地方ZF都有好處,轉型得不好就要走向沒落。

看著對麵依舊有著稚嫩的麵孔,嬉笑間說出自己野心的檀錦程,顧領導有些震驚了。

“你最終的目的是什麼?當然,如果不想回答或者涉及到公司機密這個問題可以不回答;另外一個問題就是你完全可以跟你們老家的ZF商量這個,為什麼會是北倉?”

錦鵬貿易的捐款也有我的一份嘛,說1000多萬很合理吧?

其次就是閃馳科技的發展過程當中,像是批地啊,貸款這些,領導們都給我們提供了不少幫助,相信區裡也是有一定的壓力的,做人要懂得感恩,有機會報答的同時又對自己沒有壞處,為什麼不是呢?”

“你現在大小也算個企業家了吧,做生意的該不會不知道一家汽車企業對當地意味著什麼?北倉區有什麼理由讓對方搬過來?”

檀錦程嘻嘻笑道:“就知道瞞不住領導,您真是英明,我這裡有份計劃書,您給過目過目,把把關,看看可行不可行。”

一路以來,對於檀錦程,顧領導還是有些了解的,這位年輕人雖然跟其他生意人沒兩樣,喜歡胡亂吹牛,但那也隻是在一些具體銷售數據上吹吹牛逼,對於公司的規劃從來不會胡亂言之。

好在,閃馳科技一切都在規劃當中,公司發展也越來越好,今年搞的那個營銷策劃,目前在網絡上名氣不小。

按他的猜想,這份文件背後應該還有其他的東西,而不是像上麵寫的那樣,閃馳科技隻是為了將撿便宜得來的生產資質利益最大化。

文件不長,10幾分鐘領導就看完了。

不像後世,有很多隱形的細分行業頭部企業。

簡單的利益最大化完全沒有必要搞這麼複雜,直接賣給他不就完事了,還少了很多風險。

作為實際牽頭人的顧領導,自然是麵上有光,不光是帶動了區裡的就業以及稅收,更落下了一個會識人,敢用人的美名。

到2017年眾肽借殼上市,還有10年的時間,這10年時間完全夠檀錦程布局,拿下他的控股權了,反正眾肽老板的本意無非是資本套現,沒有長久造車的計劃。

“領導請說。”

汽車產業鏈,這玩意兒是隨便能動的嗎?真挖過來了,永康那邊不得恨死自己。

總體來說,閃馳科技受到區裡重視也不是沒有原因的,行業爆發期以及出現的時間點都恰到好處,加上今年頭兩個月閃馳科技的出貨量大大出乎區裡的預期。

檀錦程提交的文件寫得很詳細,可行性也非常高,最重要的準生證閃馳科技已經搞過來了,隻需要居中牽線,打消永康那邊的顧慮就行。

虧了不過損失一些現金,但促成了就有大大的好處,這筆四方或者說是三方的合作確實是可以搞。

“眾肽汽車?”

“我暫時確實沒有能力造車,不過彆人有啊,今天來找領導為的就是這事兒呢。”

“這事兒不需要區裡出麵吧,你把資質借給他們,雖然有點不符合規定,但問題也不大,閃馳每輛車收取一定的費用,你收購的錢是能賺回來的。”

通過引進一家汽車企業,豐富區裡的產業鏈,效應是立竿見影的。

放下文件的顧領導,深深的看了檀錦程一眼:“你的這份提議很不錯,我會立刻安排向上反映,小檀有心了。”

當初閃馳科技的計劃書裡,檀錦程曾根據規劃設想提到過,若是能夠完成既定目標,閃馳科技會在未來5年之內上市,這也是吸引區裡的一項內容之一。

未來,如果眾泰依舊還是按照老路子走下去的話,檀錦程可以跟北倉城投形成一致行動人,到時候就可以謀奪其控股權了!

此時此刻,誰也不會想到弱小的閃馳科技最終的目標是眾肽的控股權,由北倉城投出麵牽頭,也是一個很好的擋箭牌。

北倉區真正上市公司大爆發,應該是在2014年之後,0幾年的北倉,其實也就是剛剛發展階段,民營經濟很活躍,但其實也遠沒有那麼的強。

2006的上市公司,不像後世麼泛濫,無論是國企還是私企,都是有一定實力的,物以稀為貴的年代,轄區裡有幾家上市公司,是政績上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

“再回到第一個問題,倒也談不上機密,不過還是希望領導能夠保密吧,出了這個門我是不承認的。”檀錦程笑道。

見領導並不反感自己略帶輕佻的話語,也沒有阻止自己,停頓片刻的檀錦程繼續說道:“我想造車,造汽車,燃油車不行咱就造電動汽車,未來我甚至想謀奪眾肽的控股權。”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