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重生者的爽點(1 / 2)

作為以集團形式運營的公司,閃馳自然是有董事會的。

但是董事會的存在也僅僅隻是給股東們一個看賬的權利,公司怎麼經營還是檀錦程的一言堂。

人事變動這種內部小事通知董事會?不存在的。

跟區裡保持溝通,那是因為需要,跟股東們不需要。

一家公司在發展過程當中,可以有多名股東搭車賺錢,但聲音有且隻有一個,哪怕有時候這個聲音是錯誤的。

“20號市裡麵的電動車會員大會就由老林你出麵了,算是你履新後的第一次亮相吧,去露露臉。”

把吳振平叫過來之時,林裕民又跟著過來了。

“嘖嘖嘖,跟顧總還真是郎財女貌啊,一個是億萬富豪,一個是互聯網最美CEO。”

徐興磊不好意思的摸了摸頭,還真讓老板說著了,他這駕照雖然不算是直接買的吧,但確實是通過關係搞到的,練車也就練了不到十天的功夫。

來廠區轉了一圈之後,檀錦程就帶著妹妹去了閃馳總部大樓,工廠是有淡旺季的,剛過完年其實工廠相對而言是比較輕鬆的,車間按部就班的生產著。

為了調節一下陰陽,新入職的程序員以女性為主,這年頭女性程序員是真不好找,但也不是沒有。

非標電動車被淘汰是曆史的必然,哪怕是速度加快了,對小工廠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檀錦程也沒覺得自己有什麼錯,這是社會發展的節奏。

徐興磊的聽沒聽進去,從神情上檀錦程就能看出。

新上任的副總,老板怎麼著都會有點注意事項要交待的,如今看來果然如此。

起碼去親戚家拜年,就是比兩輪的要氣派很多,也更能裝一些。

反正這一個正月,徐興磊一家集體出行隻要不是去縣裡,那都是他老爹開著車的,在親戚們一遍遍孩子有出息了的讚歎聲中享受到了滿滿的虛榮感。

不然閃馳剛創業之時,屁大點兒的公司,用得著特意從國企挖兩名人才?

此外,自行車協會還發出了通知,下個月9號會就電摩以及電動輕便摩托車的通用技術條件等六項國標的征求意見稿開展一個專題研討會。

有車不能開那怎麼行?駕照必須儘最快速度搞到手,這樣才能在北倉自由的開車。

對於老板的提醒,徐興磊雖然心裡沒太當回事兒,不過也不敢反駁,實際上以外地員工為主的基層車間,抽到車子並且抱有徐興磊同樣想法的不少。

不過吳振平內心還是激動的。

根據了解到的信息,最近電動車小廠主們,尤其是以非標為主的小廠主們這個年過得很是焦慮,他們生產的車子按新標準在很多城市已經無法銷售了!

真是丟人啊,之前整個公司的人都隻會想著正麵去解決競爭對手的捅刀子,卻都沒有想到過逆向思維,仿佛像是全體被降了智一樣。

國產汽車崛起也才剛剛開始,目前大部分車企還停留在純抄的階段,生產的也都是些低端車型,老百姓買得起車或者說舍得買車的確實還為數不多。

更多的也有消費觀念還沒有改變過來的原因,尤其是皖北農村,還普遍處於收入不高的階段。

“老板新年好,謝謝公司送的車子;嘿嘿,我過年回家拿到了駕照了。”

再一個敢隨意抱著小孩子來公司,還不打招呼就敢進入顧總的辦公室,除了傳說中的檀老板也不可能有彆人了。

雖然有人酸徐興磊不過弄了輛破眾肽,值不了幾個錢,但在整個村子都沒幾輛汽車的情況下,眾肽那就是要高人一等啊。

在北倉的企業當中,閃馳絕對是擁有私家車最多的企業之一,高管都配了車,中層基本也都買得起車子了,基層又配了這麼多的眾肽。

徐興磊自己也是如此,想他一個初中畢業的小混子,現在能混得這麼好,收入在村裡打工者當中算是頂尖的,也是同齡人當中第一個有車的。

“好年輕啊,看起來也好帥,跟白古還真有點像呢。”

車子多了,問題也就多了,最直觀的就是徐興磊這種近乎於買來的駕照,也沒練過幾天就敢上路的,幾乎沒有安全意識可言。

這就是競爭還有製衡帶來的焦慮感,從一開始檀錦程就無意讓市場部門落入一人之手,避免權利過大。

“我知道的,謝謝老板,我會把今天您說的話告訴同事們的。”

每個人小時候或多或少會做過改變世界的夢想,但長大了之後發現自己也不過是普通人當中的一員,無力做出任何的改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