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第五十二章 月圓(2 / 2)

在童海看來,薑亢想回皇宮,恐怕這輩子都沒希望了,除非……

明眼人都知道,這件事背後肯定有人在籌謀推動,隻不過沒料到七皇子殿下是真病而非裝病。

出乎童海意料的是,即便陛下這樣嚴厲地對薑亢,卻並沒有順藤摸瓜徹查下去的意思。

其實仔細想想,隻處理冒犯七皇子的薑亢,而不追究其他人,幾乎算得上是一種不痛不癢的處理方式。

童海了解皇帝,陛下這次既然放過了始作俑者,就必要在其它方麵給七皇子一個交代。

果然,文思殿最近頻頻接駕,俞昭儀那裡光是得陛下的賞賜,都得了好幾回,在後宮之中是極有臉麵的事。

六皇子雖然經常來宮裡,陪坐慈安宮,但要論能把太後逗樂的人,還是當屬七皇子頭一份。

太後心疼這個半年裡總在外跑的皇孫,對皇帝頻頻賞賜文思殿的事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還常常在後宮之中提及七皇子,言語中透露著想念。

太後娘娘對於陛下對薑亢的處置沒有任何異議,還言明行宮就是要有薑亢這樣的老人打理,才叫人放心。

童海沒必要對自食其果的人落井下石,所以沒有順著陛下的意思踩幾腳這個昔日同僚。

倒是青州皇帝提了提薑亢就再不說他,而是歎道:“連下山去放個水燈都要討朕的主意,老七的性子是磨好了,但膽子也變小了,這可不行。”

他想到了什麼,吩咐童海道:“叫人取了今歲宮裡做的燈,給老七送去,他長這麼大,也就看過宮中湖裡放燈,是時候到民間去看看,我青州百姓如何生活了。”

“是,殿下。”童海聞言,立刻退下,照皇帝的意思安排下去。

……

於是,遠在瓊寧的七皇子殿下很快就得了準信,還有宮裡給準備的水燈。

因得到了父皇的首肯,齊璟再無後顧之憂。

他與住持大師商量好,準備在七月十五日當天參加完鎮國寺的孟蘭盆法會,再帶少玄他們去郡府城看看,見識見識民間的放燈活動。

七皇子原本以為鮫人也沒見過這種祭祀方式,卻沒想到少玄其實是知道水燈的。

這不是因為少玄見多識廣,而是因為齊璟沒有在海邊久居的經驗,不知道在萊夷衛的海岸邊也有類似的活動,在某些特定的地方,場麵甚至比內陸還要壯觀。

每年的七月十五,沿海的漁民們會聚在海邊,舉行隆重的放海燈儀式。

那些海燈有的是用絹做,但大多還是用紙,外形也多與海物有關,如蝦燈、魚燈、荷花燈、海星燈等等。

少玄記得自己還在少海的時候,曾經跟族人一起在近海的地方看岸上的人放燈,場麵極其震撼,讓人見之難忘。

黑漆漆的天地之間,明月高懸,不見繁星。

綿延的海岸線上站著成百上千的人,他們將一盞盞水燈放到海裡,看它們隨著海流的方向漸漸漂遠,漂向廣闊無垠的大海。

一盞水燈也許是渺小的,但成千上萬的水燈漂向大海,那畫麵即便看一次,也是永生難忘。

哪怕是海中的鮫人,也被這樣的景致所吸引,不自覺地靠近海岸。

少玄雖對九州的人不感興趣,但少堯卻總是想叫弟弟看看這場景,幾次瞞著族中的長老跑到少海近海,還把少玄帶在身邊,所以少玄對此並不陌生。

真到了七月十五的時候,月亮變得又圓又亮。

一開始提議的鄧鬆那天反倒變得安靜了許多。

齊璟理解他失去父母的傷痛,帶他們參加法會,然後一行人小心翼翼地下了山,來到了寧水邊。

果然如鄧鬆所說,水邊已經聚集了不少的百姓。

皎潔的月光之下,大家雖然都麵色凝重,但周圍並是種絕望的氛圍。

相反的,仿佛確信這些水燈會把自己的思念帶給逝去的親人,多少是個慰藉,眾人充滿期待。

等放燈儀式正式開始,齊璟抱著小十一,貼著他的小臉蛋輕聲道:“看,十一,那就是水燈。”

一下子就有幾十條小水燈去了河裡,終於把小家夥的目光吸引了過去。

“十一,終有一天,我們也會乘著這樣的舟到遠方。”

人固有一死,若是死後有人牽掛,怕是任何富貴榮華都比不上了。

——上輩子自己如果沒有重生,會不會有人記得他、想念他,像這些人一樣,為他點一盞水燈,為他照路?

這樣想著,齊璟的心情就突然沉重起來。

然而,小十一摸摸他的臉以示安慰,卻並不讚同哥哥的話。

“哥哥很重,燈燈沉了!”

心中一點惆悵瞬間被驅散的七皇子:“……”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