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以身入局(2 / 2)

正在依據李基的能力進行計算……

正在計算可能出現的種種乾擾或不利因素……

判定通過為可行計謀……

當前成功率為:72.9%。】

【計謀評價:此計極毒,乃借眾將平定黃巾之勢成就己勢,且賈詡此計目的大概率亦是為了推舉你為當世謀士之首,以便於隱藏自己在劉備麾下的存在感。

此計,你無疑於為“時間刺客”,即便有著72.9%成功率使名氣響徹大漢,但你心知肚明不過是在趁著諸葛亮、周瑜、郭嘉等最強一批謀士未長成之際,占了個便宜罷了。

且,此

計一旦功成,為伱與所效忠勢力帶來的好處無可估量之餘,亦將讓你淪為大量謀士的眾矢之的,無數天才謀士都將以擊敗你為榮。】

李基的思維再度從昨日的場景之中回過神來,暗自地念了一下那個成功率。

“72.9%”

這無疑即是李基推演自身之計與他人之計的差異所在。

推演自身計謀,由於所設之計本就基於李基所知的種種情報之上,這也就讓李基可以直觀判斷出可行或不可行。

推演他人計謀,則隻能基於李基的能力與思維進行最理性的判斷,判斷出一個大體的計謀成功率。

這個成功率在李基看來不算高,但考慮到此計一旦功成,那麼將直接補全劉備短時間崛起的人才缺乏的一大短板,吸納天下英才而用之。

念及平日裡劉備的愛護,念及劉備於薄落津之中不惜奮身一搏,李基何以惜身?

‘主公,那便讓我這謀士親自以身入局,為你吸納天下文士聚於治下,以補全當前麾下人才匱乏的短板……’

李基深吸了一口氣,那看似淡然的目光之中漸漸多出了一絲堅定之色。

‘既然那樣,那就來吧!讓我試試去奪取那個當世第一的謀士名號,今後縱是有著大量多智近妖的謀士以敗吾為榮,又豈是吾於當前頓足不前的理由所在?’

而此刻,宴席之上的眾人漸漸也從李基那自信傲慢的話語之中反應過來,不少人看著李基的目光流露著不喜之色。

或許,李基所表現出來的才能極強不假,但如此恃才傲物,聲稱:“人與人之間的才能差距是不可同日而語的”,無疑是狠狠地刺激了相當一部分人。

尤其是文士之間大多有相輕的習慣,這更是讓李基一時成了眾矢之的。

一位中年文士,當即霍然起身,衝著李基怒斥出聲道。

“當真可笑,區區一黃口小兒不知天高地厚,豈知世間奇才智者不知幾何?安敢如此傲物,言及修習典籍兩年半即掌握他人所未掌握之能。”

李基的目光一轉,腦海之中浮現了這位中年文士的信息。

潁川人士,蔡節,於上一次的宴席之中,李基曾與其交談過數言,言語甚傲,自恃身份,為皇甫嵩麾下一參軍。

而麵對著蔡節的指摘,李基則是神色未變,拱手道。

“基不知世間奇才幾何,正出山以來不過數月之間,正想請教,不知蔡節先生可有除謙遜一事之外相教之?”

霎時間,此言無疑是堵得蔡節滿臉通紅,張口欲言,又完全說不出話來。

在適才盧植與劉備的陳述之中,可知李基設謀用計之天馬行空又環環相扣,赫然不是蔡節所能相提並論。

“既無一物相教之,何不坐下?”

李基再度道了一句,語氣之中聽不出任何嘲諷,仿佛僅僅隻是為了陳述事實。

蔡節一時羞憤之極,當即憤而坐下,卻又完全不敢看旁人目光。

也就在蔡節坐下之後,又一文士站起,衝著李基微微拱手,道。

“李子坤,以吾觀之,汝或有幾分智謀,但似乎口舌之利更勝於設謀定計也,莫非是欲借此邀名乎?”

李基無視著一部分文士配合著發出的哄笑聲,目光緩緩地朝著那文士看了過去。

宛城人士,喬獻,李基於上一次宴席之中也有過短暫交談,其貌雖不揚,但口舌頗利。

“無為邀名,實乃自出山以來未逢敵手,心中寂寥難耐,自覺長進有限,縱轉戰千裡又敗黃巾張角,亦不過是牛刀小試,故以有意借機求教於諸君也。”

李基再度發出一記直球,無視著喬獻在話語之中所設下的種種陷阱。

絕殺!

喬獻先是蒙了一下,完全沒想到李基既沒有掩飾目的,坦言直說就是想要借機求教,甚至明擺出轉戰千裡敗張角的戰績。

這無疑是直擊了喬獻這種名辨之士,但對於其餘方麵稱得上薄弱的要害之處。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