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勠力同心(2 / 2)

“哦,我看看……”

劉備從袖中拿出了一份竹簡攤開,上麵記載的赫然是當下吳郡世家豪族名錄,然後答道。

“除了適才的孫家,已經遷至吳縣的有顧家、淩家、朱家、陸家、張家,已經在路上的則有吾家、韋家、華家、周家、全家。最遲的在七天內,也皆儘數抵達吳縣。”

說完,劉備忽然想起什麼,精神一震,開口道。

“子坤,後日午間備帶你去拜訪一位隱遁於吳地之大賢,務必要抽出時間。”

“什麼大賢竟讓主公如此興奮?”

李基略微回憶了一下,一時還真想不到江東之地有什麼當世大賢的存在。

縱使是“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美周郎,這一刻年歲大體也與孫策相仿,李基自認讓周瑜一隻手,

也能將他吊起來打。

當然,打周瑜可以,打孫策不行。

剛剛李基趁機觀察了一下孫策,雖然孫策才是個九歲孩童,但已然是一身腱子肉,李基雙手一起上都未必能撂倒這種將門虎子。

並且據吳夫人所說,此前有匪賊上門之時,年方九歲的孫策拔劍怒砍了數人,已然稱得上是初露猙獰。

隻是劉備難得地賣了個關子,說道。“子坤後日便知,且子坤必然頗為欣喜之。”

“那基便靜待後日了。”

李基笑著應道,也熄了追問或暗自查探的心思,以滿足劉備這種似乎在刻意準備驚喜的心理。

“對了,子坤今日到孫府尋我,應是有甚要事吧?”劉備問道。

“確有一事需稟報主公。”

李基應了一句,然後低聲地說道。

“此前所用的惑敵之計已然初見成效,吳郡匪賊深信我軍孱弱無能,再加上沿途世家遷至吳縣不時刻意顯露財帛以及基按使探子唆使以及散播流言……”

“匪賊已動大肆進攻吳縣之念,如今已經在暗中勾連,料想再過十日左右,吳郡匪賊將大肆圍攻吳縣。”

劉備聞言,眼中浮現著一絲殺意,說道。

“賊子好膽,若是一味潛伏山野,吾尚且不知該如何是好,如今意欲攻城,當真是自尋死路。”

“賊眾雖是烏合之眾,但主公亦不可大意,且吳郡所缺勞力甚多,其中青壯若能俘虜之,正可用之。”李基提醒道。

“犯境賊眾,約有幾何?”劉備問道。

李基估摸了一下,答道。“料想不會超過兩萬之數,而我軍除了三千精銳之外,緊急抽調的郡兵大概也隻有七千左右。”

隻是對於這種兵力差超過一倍的數字,劉備非但沒有絲毫驚慌,反而一副智珠在握的模樣,仿佛是一萬對兩萬優勢在我。

“主公,不擔心?”李基有些詫異地問道。

劉備語氣平淡地說道。

“子坤既已知敵我之數,料想破敵之策亦在心中,備有何憂之?此次尋備料想也隻是為取兵符而來吧?”

不得不說,劉備這話裡話外似乎僅僅是區區兩萬之敵的小單子,備都無須出手,我家子坤便反掌可滅的態度,讓李基一時甚至不知道說些什麼好了。

這自信,比李基本人似乎來得都要足。

而不等李基說些什麼,劉備便從腰間解下兵符塞到了李基的手中,說道。

“子坤儘管放手施為,自備而下皆可調動命令,若有不從,斬之!”

這沉甸甸的信任,讓李基不禁有些沉默。

甚至就連李基具體的作戰計劃都沒有過問,劉備便完全將兵符交給了李基。

這種信任程度,李基真的懷疑自己真的率兵造反將劉備給綁到麵前,劉備都堅信眼前之人定非李基本人,而是一相似李基的同胞兄弟。

“主公,你不確認一下是否有所疏漏之處?”李基問道。

劉備聞言,沉吟了一下,說道。

“子坤所言極是,這樣吧,子坤先行持兵符調動兵力,待命眾將議事之時再告知備一聲,備親自到軍議之上為子坤坐鎮,以免有某些郡兵將領不服子坤。”

“不是,主公就不擔心基用兵有所錯漏?”李基追問道。

“子坤……”

劉備忽然站定,一手拍著李基的肩膀,一手則是朝著眼前的吳縣城池一指,說道。

“此前,子坤曾問備之誌是為百戰百勝之將領,亦是決勝千裡之外的謀士,還是執政安穩一方使治下百姓安居樂業,又或是鑽研工、醫、農等項……”

“當時,備所答乃是願執政一方,為天子牧民,保百姓安居樂業,再現大漢中興盛世。”

“隻是,備自知謀不如子坤,武不比雲長翼德,思來想去,所長所幸實乃將諸位聚於麾下……”

“而眼前的吳郡非是備之吳郡,亦是子坤之吳郡,你我勠力同心,備行所擅之彙聚人心,以便子坤可放手施為便已是足矣,過多插手過問,有過無功。”

頓了頓,劉備溫聲地開口道。

“縱使子坤行事有所錯漏,備亦不會怪之。縱是有一時之敗,隻要我等同心同德,亦當複有再興之日,亦當可使大漢盛世再現之日。”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