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倘若李基的主公從劉備換做袁術,這一計策再妙,袁術看著都隻會覺得煩悶,大體隻會說上一句:
李子坤,看好咯,魚肉百姓什麼的,哪裡需要這麼麻煩,看我加稅加稅再加稅就完事了!
如若是換做缺糧的曹操,說不準在曹操眼中就沒有流民,那不是一個個行走的軍糧嗎?
速速入吾糧倉,資吾大事!
說到底,此刻安置流民的一切花費都是吳郡官府兜底,也是吳郡七成世家的底蘊在兜底,所欠的借貸完全就是劉備管理流民的一把刀。
警醒著那諸多初入吳郡的流民,他們所擁有的一切,劉備完全可以憑借著借貸合理合法地全部收回。
“主公,唯一的問題則是此法不宜由主公提出……”李基提醒了一句,道。
即使此法有著種種好處,但是明麵上卻是對流民相當嚴苛的,若是劉備主動提出的話,必然會有損劉備的仁德之名。
“亦不可由子坤提出。”劉備補充地道了一句,刻意也想要維護李基的名聲。
“隻是,如此一來主公麾下有足夠身份提出這一政策之人……”
李基陷入了思索之中,然後與劉備對視了一眼。
武將無須考慮,必然是需要由文臣提出。
劉備如今麾下真正的文臣唯有三人:李基、賈詡、簡雍。
排除掉李基,那麼就隻能在賈詡和簡雍之間選擇。
“不如就讓憲和提出吧。”劉備琢磨了半晌,開口道。
畢竟相對於賈詡,劉備顯然對簡雍更為熟悉與了解,這一次略微委屈簡雍,今後再想辦法補償就是了。
李基搖了搖頭,道。“不,主公,我提議還是由賈文和提出較為妥當。”
“不妥,文和亦是溫潤君子,且對子坤有大恩,如何能使之委屈?”劉備皺著眉拒絕道。
李基緩緩地解釋道。
“常言道:舉賢不避親,此實乃對吳郡百姓益處良多之策,一時的委屈算不得什麼,再者眾人皆知憲和乃是一實誠人,平日又兼缺乏急智,縱使自稱提出此策,亦會讓世人懷疑。”
“相反,文和素來多謀,且與其餘武將亦不甚熟識,提出這等嚴苛毒辣之策亦會讓人覺得頗為合理。”
劉備依然還有些猶豫。
“主公今後對文和多加補償一二就是了。”李基勸道。
“也罷,那便由子坤告知文和了,若是文和不願,亦不能強求之。”劉備說道。
李基笑眯眯地說著。“主公放心,文和必然願意。”
而後,第二天,劉備為此特意召集麾下文臣武將進行會議,商討了安置流民之法。
賈詡當即提出了那等嚴苛毒辣的安置政策,頓時就惹來了關羽、趙雲、簡雍的異議。
隻是,在劉備與李基都已經意向一致的情況下,賈詡輕易就看似強勢地說服了眾人,在會議上通過了此策。
會議結束後,賈詡匆匆就先一步走了出去,緊跟其後的李基險些抓都抓不住。
“文和,稍等,稍等……”
李基一路小跑地追了上去,這才勉強攔住了賈詡,道。
“文和,我可是難得才尋了這麼個機會,讓你合理正當地提出毒計,也好讓今後你縱使再施毒計,主公亦會多加體諒於你,伱不請客道謝也就罷了,為何急去?”
“好你個李子坤,得了便宜還賣乖?”
賈詡沒好氣地道了一句。“我剛剛若是走慢半步,非得被關羽、趙雲等人攔住,屆時如何能走脫得了?”
“再者,今後若是我於大街之上被流民敲了悶棍,你負責否?”
李基笑著說道。“負責,負責,我負責為你養老就是了。”
“不當人子。”
賈詡拂袖道了一句,就想再度開溜。
吳縣一時半會是不能待了。
賈詡清楚李基絕對會大肆宣揚是賈文和提出的此策,繼而在維護劉備名聲的前提下,可以迅速開始真正推動流民的安置落戶。
對於名聲,賈詡自然是不甚在乎。
但是賈詡擔心自己再留在吳縣,說不準走到大街上都得被哪裡冒出來的流民套著麻袋就打,甚至演變成什麼匹夫一怒,血濺五步都不是不可能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