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大的口氣!!!
劉備尚未還來不及做出什麼反應,在劉備與李基左右護衛著的夏侯博與徐盛便忍不住眉頭一皺,對於眼前這個稚嫩士子的狂妄心生不喜。
縱是子坤先生尙未有過這等狂言,這士子又是何來的底氣在主公與子坤先生麵前大放厥辭?
不過夏侯博與徐盛皆是沉穩之人,主公在前,自是不會做那等越俎代庖之事,僅是忍不住衝著郭嘉怒目而視。
對於那兩道射過來滿是質疑的目光,郭嘉自是毫不在意。
不過,莫說是夏侯博與徐盛,便是劉備的判斷也是或許郭嘉才學不凡,
但這等狂言多有誇張之處。
在劉備的心中,論治政設謀,世上早已無人能出子坤之右。
便是連李基尚且覺得或吳郡南部局勢有幾分棘手之處,這一位剛剛及冠的少年又有何能可以輕易解決?
而郭嘉自知空口無憑難以取信於人,故以拱手朝著李基開口道。
“子坤先生之名,在下早有耳聞,不過閣下宣稱以‘四渡紅水’度量天下英才的用兵之能,確是有些言過其實了。”
“且不說子坤先生亦不過是占了自設沙盤的優勢,尚且未能做到所設的完全勝利,更重要的是在下瀏覽一部分傳至潁川關於‘四渡紅水’的內容,已知破局之法該當如何。”
頓了頓,郭嘉忍不住從腰間拿起葫蘆美美地喝了一口酒,然後才接著說道。
“故以此次前來吳郡的本意一則,是為成為子坤先生的座上賓;二則,亦是為潁川諸多士子正名,也好教子坤先生知曉那‘四渡紅水’沙盤或可難住庸才,卻不足以度量天縱之才。”
好!
好一個自信狂傲的郭奉孝!!!
短短的一句話之中,先後暗自怒踩了郭圖幾腳之餘,還順帶貶低了一下李基抬高自己。
這種已經帶著幾分攻擊性直指李基的言語,讓劉備的眉頭亦是輕輕一擰,心生了幾分不喜。
對於劉備,李基可謂是再了解不過了。
察覺到劉備那微妙的神色變化,李基心中暗道不妙。
郭圖也就罷了,其人或有幾分才能,但心性有所欠缺,與劉備總體而言並非是一路人,本就不會為劉備所用。
但郭嘉則是不同,其人或狂傲自信,但卻是有著與之相對應的能力,若能得其效忠,可堪臂膀也。
才智超絕之士自會有著幾分傲氣的,這本就是常理。
也就隻有賈詡這種性子獨特的,完全不介意被綁過來的既定事實。
若是換做郭嘉這種,那恐怕就是抵死不從了。
當即,李基徑直接過了話,道。
“哦?那還請奉孝指教如何破解。”
“不外乎四個字:料敵於先!唯有如此,避強擊弱,與敵在山中周旋,方可自包圍圈之中全身而退。”郭嘉自信地開口道。
李基聞言,心中對於郭嘉的嘉許更甚。
果然是盛名之下無虛士,郭嘉可以在曆史之中留下濃厚筆墨,且時常被曹操磋歎若有奉孝,必不會有赤壁之敗。
如此可知,起碼在曹操看來,郭嘉之智斷然不在諸葛亮、周瑜之下。
如今,郭嘉無疑也是一語道破天機。
破解“四渡紅水”之法,正是“料敵於先”,通過避強擊弱的方式調動敵人,繼而將敵人層層布下的包圍網扯爛,方能全身而退。
不過有些事情知道容易,做起來可就未必容易。
李基臉上依然是那似笑非笑的神色,道。“奉孝大概是未曾到過仁德書院,亦未曾親自在沙盤之上推演一番吧?”
“未曾抵達仁德書院,半途聽聞吳縣有信使頻繁出入,料定今日或劉府君會自此處引大軍南下,故在此等待也。”
郭嘉輕飄飄地回了一句,卻是展現出了知微見著之能。
頓了頓,郭嘉旋即就意識到了李基的意思,反問道。“莫非李子坤以為在下破不了‘四渡紅水’?”
“知易行難。”
李基應了一句,卻是間接地肯定了這個說法。
“料敵於先”是破解“四渡紅水”沙盤的思路要旨不假,且料敵於先數次亦是不難,但難就難在全程不可出現一次差池,否則就是前功儘棄。
若非李基擁有“計謀模擬器”,李基自問就算是在沙盤上同樣也是如何都不可能複製那個奇跡。
隻是,李基的這一句話顯然令郭嘉多有不服之處,反唇相譏道。
“不想名揚大漢的李子坤是如此狹隘之人!不若如此,紙上談兵未必可見高低,不若容在下隨軍南下,你我相互定計,看誰人可破山越!”(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