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一邊繼續下棋之餘,一邊卻是陷入到沉思之中。
對於如今李基手下可動用兵力的狀況,郭嘉可謂是再清楚不過了。
而錦衣司持續不斷對會稽郡的滲透,甚至有一小部份錦衣司已經借著鄉勇之名混入到了會稽郡軍中。
因此,通過錦衣司的情報,郭嘉對於會稽郡如今麾下的兵力狀況也是相當的清楚。
兩萬
五千餘,且已經打造出了大量可供渡過錢塘江的小型船隻。
如此一來,僅憑駐守錢唐縣的兵力如何能阻擋對方。
也無須什麼巧計,隻需會稽郡兵分多路,從不同方向同時橫渡錢塘江,那麼錢唐縣匱乏的兵力就無從阻擋攔截了。
而這兩個月以來,李基致力於保證戰事不會乾擾到吳郡南部百姓的正常生活以及“以工代賑”,一旦會稽郡兵力大肆渡江成功,那麼此前李基致力維持的安穩當場就會土崩瓦解。
“莫非,先生已暗中準備了一支奇兵?”郭嘉嘗試地問道。
“吳郡不過是尺寸之地,哪裡來的那麼多兵力?”
李基否定了這個說法,但卻是沒有正麵回答郭嘉的意思,僅僅是意味深長地道了一句。
“相持的這兩個月,可不僅僅是為了給會稽郡準備可以全軍渡江的船隻,其實我也一直在匆忙籌備就是了。”
而後,李基又在錢唐縣待了幾天,且多次進出錢唐縣巡視沿岸烽火台,做出著頻頻調整沿岸駐軍的舉動。
然後,李基就以著一種既不高調,但又會被有心人發現的方式,在趙雲所率領的百人隊騎兵護送下離開錢唐縣。
這一連串的舉動,讓郭嘉始終不解其意。
李基那故作謹慎的態度檢查烽火台以及調整駐軍,在事先知曉目的的情況下,郭嘉自然明白那是李基為引誘郭異上當所演的戲。
但是最重要的一點在於,就算想要設下埋伏,李基麾下也根本沒有足夠的兵力。
在這種情況下,還主動引誘對方,這與引狼入室何異。
……
而在整個吳縣之中都逐漸鬨得沸沸騰騰的喜事,自然不可能瞞得過時刻關注著吳郡內部動向的郭異。
隻是,縱使郭異已經得到了探子確切的回報,還是下意識就覺得其中有詐,那大婚完全就是為了蒙騙自己。
相反,許攸知悉此事之後反而為之狂喜!
李基與蔡昭姬的婚事,許攸同樣也是早早有所耳聞,知道此事在年初之時就已然定下,絕非是臨時編造出來的。
“天時已至!天助我也!!!”
憋屈地按捺了兩個月有餘的許攸,甚至忍不住放聲大笑了起來。
“先生,莫非你覺得此事為真?”郭異問道。
“自然是真!那李基斷然已經離開錢唐縣返回吳縣準備大婚無疑。”許攸肯定地答道。
“那李基奸詐之極,會不會……有詐啊?”郭異惆悵地問道。
“不會!”
許攸斬釘截鐵地開口道。
“府君大人有所不知,那才女蔡昭姬乃是大儒蔡邕長女,此前曾嫁於河東衛仲道為妻,然,蔡昭姬人尙在路上,衛仲道便已提前病亡,因此世人皆風言蔡昭姬不詳。”
“因此,若是李子坤於大婚之日置蔡昭姬不顧而留於錢唐縣,那蔡昭姬恐怕除了羞憤而死之外,難有顏麵再見世人。”
“且大儒蔡邕如今還是仁德書院山長,一旦李子坤棄大婚而不顧,顏麵亦是何存乎?縱是蔡昭姬不死,蔡邕也必然會憤而攜女離開吳郡,且如此一來李子坤還會因此得罪無數士子。”
“故以,李子坤不是有詐,而是不得不返回吳縣大婚!此於府君大人而言,如何不是天賜良機,正是天助府君大人成功,終覓得如此良機可渡錢塘江。”
在許攸那一條條有理有據的分析之下,郭異也明白了李基斷然是需要返回吳縣的。
而一旦李基不在錢唐縣了,那……郭異頓時就覺得自己又行了!
手握兩萬五千餘大軍,揮師橫渡錢塘江不過是須臾之間。
“好好好!”
郭異連連開口稱讚了起來,隻覺得自己苦等兩月終有回報。
沒有了李子坤在此,何人能擋住自己的步伐?
“那……本府君看來很有必要為李基小兒在大婚之日獻上一份賀禮了!”郭異冷笑著開口道了一句。(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