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彌弓呼呢?”李基問道。
“已安頓在營帳之內。”賈詡答道。
“那還等什麼?三天時間的醞釀,足夠將邪馬台國之敗初步宣揚出去了,即刻以倭國之名,傳大漢之令,儘收邪馬台國領土,一統瀛洲,閉關鎖國。”
李基將杯中清茶一飲而儘,然後直接將茶杯倒扣在戰車的桌案上,就仿佛茶杯所籠罩的便是腳下的這片土地。
“兩個月!”
賈詡笑吟吟地道出了一個時間,眼神之中也是浮現了幾分興奮。
雖說僅僅隻是一個小國,但是這等滅國之事,無疑還是讓賈詡升起了幾分興致,且向李基做出了兩個月內必然達成以上既定目標承諾。
而局勢的發展,也如李基的預料一般。
邪馬台國十二萬大軍於頃刻之間被漢軍所摧毀,漢使李基一言之下而使卑彌呼遭受鬼神所棄……<
br>
在這個迷信於鬼神之說的瀛洲內,這一切就仿佛是神話般傳入到每個瀛洲人耳中,且有著無數瀛洲人目睹了那一幕幕。
一時在口口相傳之下,僅僅隻是兩個月的功夫,李基以及一眾漢將幾乎已被瀛洲人所神化。
但凡漢人所過之處,無有瀛洲人敢有分毫不禁,更有甚者會當場跪地祈福。
如此一來,實際上賈詡僅僅耗費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以著“倭國”之名統一瀛洲,餘下的時間則是皆以卑彌弓呼的名義,實行閉關鎖國。
明麵上倭國之主乃是卑彌弓呼,實則瀛洲上上下下的大小事務都被李基與賈詡所把持控製,且倭國之內無數貴族將領亦是視李基以及一眾漢人為神明,根本不敢有一絲不敬或無禮。
在這種情況下,不到一個月內的時間內,李基便展現出了極為驚人的治政手腕,調動了大量的青壯勞力,同時在瀛洲範圍內的二十多座金礦銀礦進行開發。
隻是,隨著整個瀛洲都開始按照此前的預設進行,賈詡卻還是從中感覺到了一絲隱患。
瀛洲畢竟孤懸海外,如今大漢尚且穩定還好,吳郡可以將大量兵力投到瀛洲維持穩定。
可隨著大漢開始進行亂世,吳郡顯然不可能時刻駐紮大量兵力在瀛洲。
且一旦瀛洲出現了什麼大問題,以著吳郡與瀛洲之間的距離,短時間內也難以及時派兵馳援。
而眼下整個瀛洲上上下下視李基為神明,對漢人恭敬有加不假,但賈詡頻繁接觸倭人,卻是察覺倭人骨子裡的反複無常。
再兼之如今的倭國國主年幼尚且容易控製,待卑彌弓呼成年,再加上驅使倭人挖礦多年亦容易積累怨恨。
以威壓之,可持續三五年使倭人不敢有所異心,但卻是難以持續五年十年之久,下一代的倭人很可能還是會掀起大量叛亂。
賈詡不知李基是否留意到這一點,但還是本能地思量起一勞永逸的方法。
而經過了數日的思量,賈詡當真想到了絕妙的法子,將之命名為“倭人清除策論”,且這個計劃並不複雜。
既然倭人下一代容易反叛,那麼隻要讓倭人沒有下一代即可。
以如今李基的威望與影響力,完全可以在倭國之內或改變思想,或改變製度,或直接改變倭人日常接觸物品與飲食,繼而讓倭人難以產下後代。
譬如:有沒有什麼會導致絕後的草藥易在瀛洲生長,大可將之宣傳為驅邪草藥,讓倭人自覺日日或泡水服用,或當成美味佳肴進食。
再加上考慮到將當代倭人用以挖礦,大體還能消耗個二三十年,對於眼下的吳郡而言,持續二三十年的巨量金銀輸入,已然足夠了。
屆時,若是瀛洲依然還有大量金銀礦藏,那麼扶餘、高句麗、新羅等與瀛洲相鄰的國度,同樣也還有大量勞力可用,能夠完美銜接上瀛洲勞力的缺少。
賈詡對於這個計劃可謂是相當滿意,洋洋灑灑地寫了整整好幾卷竹簡,然後便捧著《倭人清除策論》去見李基。
等李基看完賈詡所書的策論之時,看向賈詡的眼神都不自覺地帶上幾分怪異。
過去李基深知賈詡用計毫無底線,甚至是毫不自知的毫無底線,但也沒想到賈詡居然能夠狠到這種程度,直接讓瀛洲嚴重老齡化提前幾千年出現?
這無疑是一個直接從物理與肉體上,低成本消滅倭人的法子。
鷹醬當年進駐北美的時候,該不會也是請了賈詡轉世當幕僚吧?
且,李基看完之後,居然在心中還生出了一絲絲的心動……
賈詡問道。
“子坤覺得此計如何?”(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