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林邑國的兵製就注定了想要大規模召集農兵,號召農兵們自帶武器參戰,那麼就注定瞞不過漢使之事。
即便林邑國內部少不了對此事的美化,但“漢使被殺”這一事實卻也是很快就傳遍了林邑國上下。
對於“漢使被殺”之事,林邑國上下的反應各異,但能真正意識到此事所帶來的後果將會是何等嚴重者,寥寥無幾。
相反,在傳遍林邑國內部的主流聲音,更多的是漢使辱罵林邑王,故以王孫區霸為帥,儘起大軍攻占日南郡為林邑王泄憤。
一旦攻占日南郡成功,那可是明晃晃的利益。
上至貴族大臣們,可以獲得大量的錢糧土地;下至私兵農兵,攻入敵國也能肆意劫掠一番。
因此,林邑國內部的士氣可謂是相當高漲,大量的農兵響應著林邑王與各地貴族的號召,自帶武器與糧食參戰。
惟有不少漢土故地的林邑老人,回想起兒時的模糊記憶,或有心阻止,又或是生出憂慮。
隻是,在林邑國內部浪潮湧現之時,部分林邑老人嘗試發出的勸誡之聲幾乎是轉瞬間就被徹底淹沒。
且在如此浩大的聲勢中,區霸在得知各地彙報上來的參戰農兵數量後,臉上的喜悅之色幾乎是難以按捺。
與預估的五萬之數不同,算上各地貴族儘起的私兵,大軍之數已然逼近六萬之多。
六萬大軍,這在區霸所知曉的周邊諸國中,無疑是一支無可匹敵的大軍。
誰人能擋?
又是誰人敢擋?
率領王室所養的四千被譽為“林邑鐵壁”的禁衛的區霸,也意氣風發地朝著林邑國北麵而去。
即便在臨行前,區連多次重複地叮囑區霸要小心防禦日南郡,隻有得了自己的命令後才能進攻。
隻是即將率領六萬大軍的區霸,此刻很是喜歡漢庭的一句古話——“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
掌握了六萬大軍後,攻下日南郡,再攜大勝之威勢請區連退位。
一想到這裡,區霸隻覺得人生四十餘年來所積攢被他人所輕視的鬱氣,都將要就此消散。
……
而也在區霸率領大軍朝著林邑國北麵進發之時,先行一步攜著重禮的範商已然抵達了日南郡邊境。
在得知林邑國派遣使者而來,且關於顧均的消息卻沒有先一步傳回來之時,虞國便明白自己的妻弟恐怕是已全大義。
虞國強忍著悲痛,沒有表露出一分一毫的異常。
一邊儘力操持著日南郡的運轉,為漢家大軍籌備維係糧道所需的勞力;一邊則是在範商抵達了西卷後,應周瑜的要求,將範商請到了將大部分兵力提前轉移到日南郡中的漢家大營。
然而,當範商看到那連綿數裡,透露著肅殺之氣的漢家大營,一個個身披甲胄,手持兵器來回巡邏的漢兵之時,驚得臉色蒼白,手腳發軟,完全沒有勇氣踏足其中。
這一刻,範商隻想當場就扭頭跑回林邑國,向林邑王彙報禍事要來了。
林邑自號為國,但根本就沒有完善的煉鐵工藝。
莫說是那些農兵基本就是自製木甲竹甲,就算是各地貴族所豢養的私兵,大多也就是簡陋皮甲。
而王室所養私兵之所以被稱作“林邑鐵壁”,那便是唯有四千“林邑鐵壁”俱是身著相對簡單的鐵製甲胄,這也是區連賴以掌控林邑國的底氣所在。
然而,在抵達了這一處漢家大營之後,範商看到了什麼?
數以萬計的漢軍,且即便是一個巡邏小卒,身上也披著比“林邑鐵壁”更為優良的鐵質輕甲。
恐懼!
瘋狂地在範商的心中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