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 天下楷模(1 / 2)

如此,再一次側麵印證了密林之中果然設有重兵埋伏。

直至,袁紹翌日小心地指揮全軍擺出陣勢,徐徐往密林之內推進,方才發現密林中留下的痕跡根本不像是重兵埋伏。

可如此再三拖延下,已然足足為公孫軍爭取了兩日的時間。

袁紹再想追襲,已是鞭長莫及,隻得放棄追擊公孫軍,轉而開始在冀州之內攻城掠地。

而界橋一戰的大敗,早就徹底嚇破了韓馥的膽子。

一些不滿袁氏霸道舉止的冀州官吏將領還在自發地試圖抵擋袁軍,韓馥就先一步捧著印信前去向袁紹獻降,以圖苟活。

這也讓公孫瓚幾乎是前腳才退回到幽州,後腳袁紹就幾乎儘領了冀州之地,徹底成了真正的冀州之主。

冀州一入袁紹手中,袁紹便一方麵便以並州州牧之名派人前往並州攬權,一方麵則是整備大軍,試圖順勢乘勢攻入幽州。

然而,等袁紹整備了韓馥麾下的兵力,浩浩蕩蕩地率領十萬大軍劍指幽州之時。

袁紹方才在大量斥候的回報中,得知在界橋對峙的一年間,劉虞不斷遷徙幽州南部與冀州相鄰的百姓到北部牧馬養牛。

甚至就連大量與冀州相鄰的幽州城池、城鎮等,均在界橋之戰出了結果後,被劉虞派人放火焚毀。

等袁紹此刻注意到此事之時,幽州與冀州相鄰之地,可謂是堅壁清野上百裡。

這一下,袁紹以及帳下的一眾謀士均有種無計可施之感。

沒有城池或城鎮為依托,這百裡平原即便袁紹大軍能步步為營地通過,後勤輜重又該如何在來去如風的幽州騎兵騷擾下保障?

也就在袁紹為之頭疼不已之時,界橋之戰的結果也傳遍了整個大漢。

在這個結果沒有出現之前,世人普遍所看好的往往是白馬將軍公孫瓚,更多的是估摸著袁紹能夠支持多久不敗。

萬萬沒想到的是,袁紹大勝,一舉占領冀州。

公孫軍損失慘重不說,若不是趙雲及時馳援,公孫瓚自身都差點把命丟在界橋,隻得狼狽地退回幽州。

兩霸多強的袁劉之爭的格局,似已經初步形成。

在世人眼中,荊揚二州背後有交州這個隱患,冀並兩州的背後同樣也還需要平定幽州,如此袁紹、劉備方能真正毫無後顧之憂地攻取中原。

且袁紹這一勝,對於中原的局勢影響同樣也是巨大的。

在壽春的劉備得知界橋之戰的結果,臉上不禁流露出幾分悲戚之色。

五萬左右的幽燕男兒,就此殞命界橋。

這讓作為同鄉的劉備如何不為之心有悲戚?

界橋之戰的整個過程,在郭嘉派人送回的彙報中更是連每個細節都相當清晰。

對此,李基隻能感慨公孫瓚敗得不冤。

袁紹一方上下一心,人人用命,麵對逆境,袁紹的表現可謂是可圈可點,完全當得上如今盛起的“天下楷模”讚譽。

與之相對的,公孫瓚太過於自傲了,自恃兵力優勢且身處對騎兵有利的平原,一直都沒有將弱勢兵力的袁紹放在眼裡。

不過界橋一戰,倒是讓麹義、趙雲的名聲大震。

麹義率領八百先登死士抵擋白馬義從,趙雲則是在亂軍中來回衝殺救出了公孫瓚。

“唉,伯圭未有生命之危,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希望此戰過後能讓伯圭戒驕戒躁才是。”

而對界橋之戰分析了一遍後,劉備隻得如此感歎一聲,然後向著李基開口道。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