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夜之中,火光映照之下,李基那有彆於戰場的一襲白衣顯得異常的顯眼,幾乎瞬間就吸引來了大量的目光。李基又低聲地朝著許褚道了一句。
“仲康,傳令虎衛,接下來複述我言。”
許褚聞言,連忙將此命令傳遞給在戰車周圍真正時刻拱衛著李基的虎衛。
旋即,迎著無數道目光,李基從懷中取出了劉備特意為李基所鑄的大都督官印,雙手捧著朝天所示。
“嗟夫!”
李基的嗓門從來都不大,可在三百虎衛模仿著李基說話語調的齊聲複述下,這一聲感慨瞬間傳遍了紛亂的戰場。
“嗟夫!!!”
“中山靖王之後孝景帝玄孫揚州牧兼安南將軍宜亭侯,漢室宗親,當今天子皇叔劉玄德帳下,荊揚大都督國士侯李子坤,持印信稟明蒼天……”
這一連串的名號砸下來,尤其是在三百虎衛那雄壯的聲調中,那一連串的名號更是顯得彆有威嚴大義。
“昔有高祖皇帝秉承天命,平定天下,一統九州,開我大漢而海內蒙恩,四夷臣服……”
“至王莽川篡位而使神人共怒,光武皇帝眷顧降命,天降隕石助帝破王尋王邑於昆陽,誅王朗銅馬於河北,遂中興大漢。”
這一句一句的聲音,不斷回蕩在戰場之上,表明誰為正統,誰又是大義所在。
曹操亦是隱約聽得見,眉頭為之一皺,一時卻不知李基到底意欲何為。
強漢之名深入人心,世間有意匡扶漢室者不計其數……
可對於兩軍士卒而言,大漢這個名字深入骨髓的同時,距離他們又是相當之遙遠。
若是李基僅僅是想憑借這顯得有些空洞的三言兩語說得揚州軍士氣大振,無數曹軍當場臨陣倒戈,卻是絕無可能。
莫說是李基做不到,即便是劉備親臨戰場也同樣不可能做得到。
‘李子坤……意欲何為?’
曹操心中甚是不解,可卻影響不了三百虎衛複述的激昂雄壯之聲。
“嗟夫!”
“今又逢亂世,漢室衰微,群雄亂戰而百姓飽受刀兵戰亂之苦。”
“時有梟雄曹操屠戮百姓於徐州使沂水斷流,暴虐無道,冤魂四起
。”
“而吾主劉玄德素有匡扶漢室之心,複興強漢之誌,以仁德立身,奉忠義為先,後聞百姓蒙難而泣血,不惜舉兵十萬入徐州扶正道,除曹賊……”
這“曹賊”二字一出,曹操的臉色不禁為之一沉。
劉大耳稱呼自己為曹賊也就是罷了,如今聽到就連李基都如此蔑稱自己,這讓曹操在心中頓生一種難以言喻的複雜。
“然,戰局多變,吾主劉玄德為早日使冤魂消弭,亡者入土為安,不惜以身犯險深入後方,卻逢曹賊銜尾追殺。”
“戰凶兵危,敵眾我寡,吾雖有粉身碎骨阻敵之心,卻懼這淺薄之軀累我主仁德之誌,使百姓悲歌,冤魂再起。”
“若上蒼再憫我漢民,意在仁德當道,漢室可再興於世。請借北風三刻,助大漢破賊!!!”
而最後那一句,李基不斷地借著三百虎衛複述傳遍兩軍,且連續重複三遍。
“請借北風三刻,助大漢破賊!”
“請借北風三刻,助大漢破賊!”
“請借北風三刻,助大漢破賊!”(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