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幸好袁軍距離大營本就還有些距離,那大片的箭雨看著嚇人,但實則也隻是射倒了毫無防備的百餘人。
有著以紀靈為首的一眾袁將安撫軍心,還不至於引發袁軍大亂。
隻是在心驚不已的紀靈不得不率領袁軍後撤遠離營寨後,接下來該何去何從卻是有些把握不住。
前有營寨被奪,後有李基威脅。
明明紀靈手握雄兵九萬,但一時居然有種如履薄冰隨時要覆滅的危機感。
當即,紀靈緊急召集了軍中部將進行商議,孤身逃回的昌豨也在其中。
原本昌豨還以為紀靈召集眾將議事,或是已有良策,又或者是準備趁夜反擊。
可令昌豨一陣心涼的是,手握雄兵九萬的袁軍各將就像是被李基這一介文士給嚇破了膽子,人人提議的都是戰略轉進。
在紀靈提出不如趁夜色急行軍撤離彭城國,大軍返回距離不足百裡的沛國蕭縣後,幾乎是人人附和。
更重要的是,奪取彭城失敗,反倒是被李基派人偷了大營,這讓袁軍一時在彭城國內已無安身之處。
再兼之國士侯的威名在袁軍之中何人不知?
夜色降臨,包括紀靈在內的一眾袁將所想的不禁都是遠離李基為上,自然也就人人都支持大軍退回沛國。
名頭上也能說得好聽,那便是轉攻為守,暫且觀望一番彭城國的走向請示袁術後再做決定。
其中,昌豨倒是有心反對,想讓紀靈設法在彭城國內取得戰果,最好是奪取彭城,否則才剛剛投誠的昌豨有何功勞與地位可言?
這一刻,昌豨不禁萌生了想要叛離袁軍的想法,但左右卻是連幾個可用之人都沒有,昌豨即便是想要前往泰山郡都不敢,隻得繼續留在袁軍之中。
此刻,天色已徹底暗了下來。
營寨被奪,袁軍既無休憩之處,更無糧草補充,僅隨身攜有部份口糧,倒也能勉強穩定住袁軍軍心。
畢竟蕭縣距離不遠,一路趁夜急行軍的話,快則明日正午,慢則也能在明日黃昏時刻進入蕭縣之中休整了。
此刻,紀靈也已無其餘更好的選擇,隻能令袁軍各部時刻保持警惕,謹防敵軍埋伏或襲擊,然後大軍打著火把轉道徑直朝著蕭縣的方向而去。
夜間行軍的風險向來都不小,更彆說紀靈感覺隨時都可能有敵軍埋伏,由不得紀靈不小心。
不僅僅是紀靈,乃至於整個袁軍上上下下的將士一路行軍都有些風聲鶴唳的。
不過隨著時間的流逝,紀靈率領著大軍一路趕路了半宿,直至醜時末,也是人最為困乏的時間。
眼看即將要脫離彭城國,紀靈隻得是強打著精神,不斷嘗試鼓舞士氣,催促著大軍繼續行軍。
到了這個時候,紀靈即便清楚大軍已經相當困乏疲憊,但也深知還不能休整,否則這股氣一泄,再想讓大軍動起來可就相當的困難了。
尤其是依然還身處彭城國境內,紀靈依然是深感不安。
唯有離開了彭城國邊境,進入屬於豫州沛國的地界後,紀靈方能暫且放心地讓大軍休整一陣。
然而,就在此時。
在袁軍尙是一片的前方,驟然響起了一陣激昂鼓聲的同時,魏延大笑著的聲音也自前方傳來。
“義陽魏延奉國士侯之命,在此恭候多時矣!”
“助紂為虐者,劫掠徐州者,豈容逃離?”
“殺!!!”
最後一聲“殺”字,更是數以萬計的漢軍齊聲高呼,聲勢之大一時甚至壓過了鼓聲,清晰地傳入到每個袁軍士卒的耳中。
在這幽暗夜色中,視線不清,袁軍士卒能夠以肉眼分辨的事物本就不多。
驟然聽到了這猶如天崩地裂般的喊殺之聲,隻覺得有無數兵馬在前方埋伏,引得袁軍明顯就出現了混亂。
下一刻,無數的箭雨宛如是雨打芭蕉般地朝著袁軍傾瀉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