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2章 來不及的棉花(1 / 2)

如今漸漸已經在瀛洲上上下下的綻放開來的棉花,算是讓士卒們對抗冬季嚴寒的最佳解決辦法。

可,來不及!

將棉花送往瀛洲栽種,也不過是兩三年的功夫。

儘管笮融確實沒有讓李基失望,論傳道,笮融也絕對是專業的。

否則笮融也做不到在佛教並不盛行的時代,硬生生地忽悠了一個又一個的佛信徒修建了一座又一座的佛廟。

如今,笮融所傳的東瀛佛教已經徹底在瀛洲內傳播了開來,信徒無數。

甚至李基最新所知悉的瀛洲消息中,有著無數倭人主動請願想要在富士山掏空山體修建大佛,以敬我佛。

笮融對此也是毫無抵抗力,借此暗中向著李基請求同意。

畢竟笮融在瀛洲或許稱得上是地位崇高,實則一舉一動都在駐瀛漢軍的監視與控製之中,出入俱有貼身保護。

笮融也清楚了李基當年是怎麼硬生生地打服整個東瀛,更是不敢生出什麼率領百萬倭人佛兵反攻中原的想法,而是聽話乖巧地配合李基傳道。

隻是,當李基知悉了笮融慫恿著信徒們想在富士山掏空山體修大佛之時,依然不禁兩眼一黑。

富士山,那可是活火山。

且依據笮融所說的,那可是準備掏空富士山山體來修一座比李基印象中的樂山大佛更高的百米大佛,讓整個瀛洲都能照耀在我佛佛光之下。

毫無疑問,這是個大工程,一旦建成,那更是大功德。

佛光會不會普照瀛洲,李基不清楚。

火山噴發的時候,肯定會帶著一大批信徒直入西天極樂是肯定的。

因此,李基當場就回信否決了笮融的心思。

不過,李基善啊……

善良的李基也不好影響倭人們的自由信仰,隻是婉言拒絕的理由是倭人們所積累的功德不足。

等倭人們什麼時候通過挖礦和采棉花,積累夠了功德,李基再批準笮融可以動用大量倭人信徒在富士山修建大佛。

笮融可不懂什麼火山地理之類的,更不明白掏空富士山山體會造成什麼後果。

笮融隻知道富士山是瀛洲聖山,在那裡以自己的麵容修建一座大佛,那可是流芳百世,必然能成為堪比釋迦牟尼的美事。

李基所說的積累功德,笮融也是很自然地解讀成了對自己的考驗,要求笮融對大漢做出足夠的貢獻後才允許修建大佛。

但即便笮融被這個烙鐵大餅引得動力十足,但種植棉花也是需要遵從植物生長的基本邏輯。

這兩三年的時間裡基本就是棉花在瀛洲完成大麵積推廣的階段,一朵朵純潔如雪的棉花寄托著倭人們洗滌罪孽的祈願在瀛洲各處生長而起。

可距離李基想要的每年源源不斷地大量收獲棉花,還有一些距離,並且將棉花製造成各種保暖衣物也需要一個過程。

起碼,豫州之戰是等不到棉花的支持。

等李基從瀛洲諸事中回過神來之時,一眾文武相互討論間,也得出了一個結果。

“老師,若想要加快進攻速度,為今之計隻有分兵,大軍分為三股或四股,輪流進攻沿途的城池。”

龐統起身開口道。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