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7章 民如水,君如舟(1 / 2)

而劉備在為豫州局勢而感到寬心之餘,卻也是多出了幾分感悟。

在整個過程中,司馬懿與甘寧所造成的影響大嗎?

自然是不容忽視的。

可若換做是豫州局勢平穩的時期,司馬懿與甘寧又怎麼可能通過這些許的人手、糧草以及兵器撬動大規模的起義?

歸根到底,這是司馬懿與甘寧在背後的引導,但無疑也是百姓們的選擇。

若是豫州人人溫飽,卻是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掀起這等規模的起義。

【民如水,君如舟,水可載舟,亦可覆舟】

這一刻,劉備不禁想起李基曾經所言的那句話,感慨良多,怔怔出了神。

甚至就連大漢有亂象至此,何嘗不是也驗證了這句話的正確。

“主公?”

直至徐庶輕聲地喚了一聲,劉備方才有些不好意思地回過神來。

“一時出了神,讓元直見笑了。”

徐庶本就已經到了能夠及冠的年紀,而在此前的參謀團中,徐庶初步展現了自身的能力後。

在李基的支持下,劉備便將徐庶調到了身邊負責查缺補漏,且給徐庶掛了個吳郡主薄的屬官官職。

這官職或許不大,但重要的是,徐庶自此可就算是劉備真正意義上的“秘書”了。

為表示對徐庶的看重,劉備親自在下邳城為徐庶行冠禮,取字“元直”。

而徐庶也沒有讓劉備失望,雖說初出茅廬稍顯經驗不足,主政一方還有些稚嫩,但以著徐庶的聰慧才學,為劉備查漏補缺卻是綽綽有餘。

尤其是以著陳珪為首的徐州官吏世家已經全麵向劉備靠攏的情況下,在徐庶的輔助下,如今劉備已經實質地掌握了徐州一應軍政諸事。

且在十天前,陶謙再一次向劉備謙讓徐州,劉備二度婉拒,但陶謙也借勢隱於府邸不出,僅僅隻是保留著徐州牧的名頭。

隻等陶謙上稟朝廷辭讓州牧之事有了答複,劉備便能在陶謙再一次謙讓之下,名正言順地將徐州納入治下範圍。

而徐庶打斷劉備的思索,便是向劉備彙報著號召百姓返回琅琊國以及東海郡的一應進程。

由於此前曹軍在琅琊國與東海郡的肆虐,大量百姓南下避難,這不僅造成了下邳國與廣陵郡的壓力驟增,還讓東海郡與琅琊國出現了大量良田無人耕種的狀況。

因此,欲恢複徐州的秩序,當務之急便是儘可能地號召逃難的百姓返回籍貫地。

“元直處理得相當不錯,之後此事便勞煩元直多加注意,且需儘可能照顧百姓的意願,萬萬不可鬨出什麼民怨來。”

在徐庶彙報完畢後,深感滿意的劉備叮囑著徐庶之餘,卻也是很自然地給徐庶放權。

習慣了李基總覽大量軍政要務的劉備,對於“放權”這一技能幾乎是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也明白“放權”是作為主君最該掌握的能力。

隻是這暗含信任的放權舉動,無疑卻是給徐庶尚且有些幼小的心靈造成了極大的震撼。

徐庶當場便給劉備行了一個大禮,激動地開口說道。

“庶定為主公大業效死力!”

劉備將徐庶攙扶了起來之餘,溫聲道。“你我主臣,同為漢臣,重在交心,齊心匡扶漢室便是了。”

“遵命。”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