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仁不是不曾考慮過這些堆放的木頭會是誘餌的可能,但曹仁經過再三的斟酌後,依然不準備放過這個機會。
憑借船隻與地形的優勢,進退的主動權儘在曹仁的手中。
不說全部燒毀木頭,即便是焚燒掉一部分也是好的。
……
曹仁在準備,周瑜何嘗又不是在準備著。
誘餌已經拋下了。
接下來便看漁翁與大魚之間的博弈,甚至角色會不會互換了。
在小山丘四周已化作一片澤國的情況下,曹軍在四周觀察劉軍的動向無有遮掩,藏身於山丘之中的周瑜觀察周邊的狀況同樣也是一覽無遺。
隨著曹仁開始調兵遣將,細細地暗中觀察了半天的周瑜,忍不住讚歎道。
“曹仁此人在曹操帳下名聲不顯,但用兵之能大有名將之風,不能小覷也。”
一如人的氣質往往是藏不住的。
曹仁暗中開始調兵遣將後,所展露的用兵之能便已非庸才可比。
曹仁不僅僅繼續在小山丘的西南北三麵共留下了五百左右的士卒,始終保持著一個疏而不漏監視動向的大網。
在曹仁準備妥當開始用兵後,指揮著兩千五百士卒分成五個船陣,五個船陣又隱隱形成著一個整體的陣勢。
因而,周瑜很輕易就判斷出了曹仁不僅知兵,對於陣法也是頗有研究。
那顯得有些簡陋的船陣,在凸顯了曹仁對於水戰不算熟悉的同時,卻又暗合陣法之理。
即便這個船陣在周瑜之中有著不少的破綻,隻要給周瑜一千水軍與相應的船隻就能正麵破之,但也足以讓周瑜對曹仁多添了幾分重視。
而在周瑜按兵不動的觀察中,曹仁也是對擺放在山丘各處的木頭發起了突襲。
在留有千人在後方接應之餘,同時分成三個方向靠近著山丘遠遠地衝著木頭釋放火箭。
即便劉軍在發現曹仁的第一時間就吹響了敵襲號角,顯得士氣低迷的劉軍也零零散散地在岸上放箭反擊。
隻是曹仁早早就在舟船上或立上木板,或讓士卒舉盾掩護,這種零散的拋射能夠造成的殺傷相當的有限。
相反,那些堆放著的木頭目標,可謂是異常的明顯。
且莫看如今青州遭遇水災,但氣候卻是秋高氣爽的季節,那些被砍下來的木頭被火箭射中過幾乎是一點就著。
局勢的發展,比在後方舟船上時刻觀察著的曹仁預料的一般無二。
堆積在山丘上的木頭,也眨眼間就被引燃了一部份。
麵對著這等狀況,被困於山丘上的劉軍顯得頗為混亂,一部分零零散散地繼續反擊,一部分似是在將校的咒罵督促中開始嘗試滅火。
隨著木頭焚燒而起的濃煙漸漸形成,曹仁的內心不禁隨之亢奮起來之餘,依然保持著謹慎,指揮舟船轉移方向繼續突襲,以圖迅速且儘可能地將木頭燒毀。
曹仁的目標由始至終都相當明確,那便是迅速燒毀山丘上堆放的木頭,阻撓敵軍在夜間抱著浮木趁亂分散大量逃竄。
而當曹仁指揮著兵馬換了一個方向,將第二批的木頭也相繼緩緩點燃起來後。
藏身於山丘之中的周瑜感覺時機差不多,手中下意識握緊了些許劍柄,轉身朝著身後的程普、韓當、祖茂等將,開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