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1章 扇麵之論(1 / 2)

“謝主公!”

李基當即拱手。

劉備則是聽著,越想越有些回過味來了。

壞了……

這不會是子坤從一開始就設想好的道路吧?

我則是成了子坤走在這條道路上必不可少的一環。

劉備自然不再是曾經那個織席販履的小販,而在不知不覺中有著相當出色的政治水平。

而所謂政治,便是劉備一統天下後登基為帝,即便也大為讚同廣開民智,但天子是不能親自下場一邊倒地推行某事。

政治終究是平衡的藝術。

天子則是在負責平衡政局上有著難以替代的作用,因此天子親自下場露骨地支持的話。

那麼,對於那些反對此國策且在這個過程中嚴重損害了利益的群體而言,則很可能會走向極端做出種種不利於國策推行的事。

換句通俗的話,那便是需要一唱一和。

且唱的必須是臣子,和的也必須是天子,否則政局就會失衡。

忽然,劉備忍不住笑了。

此前劉備一直覺得李基為自己謀畫了太多太多,以至於劉備將李基視為不為彼此的手足,但也一直覺得以子坤的功勞不知該如何嘉賞他。

如今,李基提出此求,劉備反倒是覺得心中一大難題隨之而解。

子坤扶吾興漢室,吾助子坤推國策。

子坤之誌,不在財色酒氣,而欲使社稷長治久安,屆時鼎立相助便是了。

一念至此,劉備心中的些許擔憂儘數壓下,即便明白廣開民智對於社稷而言,不亞於商鞅變法於秦國的影響,必將為大漢帶來巨大的改變。

可劉備既相信李基的能力,更相信李基的用心。

如今細細想來,李基此前所推行的種種治政之策,與廣開民智也是有所關聯。

不過劉備還是提出了一個問題,道。

“子坤,瀛洲金銀礦產雖多,但終有枯竭之日,持續開發長江以南的耕地,亦終會有被百姓占儘之日。”

即便劉備沒有說得太過直白,李基也明白了劉備如今對於廣開民智的最大擔憂是什麼。

以著劉備的眼光,如今也清楚了關乎社稷穩定的一切問題,終究還是兩個字——錢糧。

揚州之所以為日新月異般發生著變化,迅速地成為亂世之中的世外桃源。

無非還是兩個字:錢糧。

李基弄來了足夠多的錢糧,多得可以給揚州百姓減稅免賦,鼓勵著大量百姓不斷開拓耕地,甚至就連勞役都以戰俘替代,又或是讓青壯有償做工。

這如此的種種,是過往的大漢朝所不敢想的。

也正是因此,劉備才能憑借揚州一地先是占了荊州,不足一年又能調動大軍北伐曹賊,西吞豫州。

可亂世早晚會終結,戰俘也遲早會耗儘。

且當李基治理整個大漢之時,錢糧又是否能保證充盈到這種程度?

甚至在廣開民智後,如何確保大漢的錢糧始終能保持充盈。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