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1章 鹿肉尙溫(1 / 2)

玉璽說到底,就是一個大義的名分。

尤其是傳國玉璽落在了漢室宗親手中,那將會影響劉備所擁有的漢室大義。

可對於劉備而言,他並不缺玉璽所代表的大義。

更重要的是,傳國玉璽並不適合此刻出現,劉備也不適合在此刻稱帝。

劉備若稱帝,其餘諸侯認或不認猶未可知,但曹操呂布二人斷然不會承認。

更有甚者,曹操呂布說不得會選擇跟著效仿稱帝,如此一來,隻會讓大漢混亂的政治局麵更加的動蕩。

除卻了這一原因外,一旦顯得是被時勢所迫,依仗著宗親支持而稱帝,那麼今後劉備也將會受漢室宗親所鉗製。

就如光武帝多賴世家支持而光複大漢稱帝,繼而讓世家徹底有了上桌吃飯的資格一樣。

被漢室宗親鼎立支持著稱帝,那麼在推恩令下代代被削的漢室宗親也必然會得以翻身,也能跟著上桌吃飯。

皇親國戚這一群體,李基可是很清楚一旦成了尾大不掉之勢,對於朝政的破壞與影響絕不亞於現下的世家豪強。

一旦當真大漢需要持續供養龐大的漢室宗親群體,那無疑是讓大漢多了一群趴在身上吸血的螞蟥。

這一點,李基暗中早已跟劉備分析得異常的透澈。

君子之澤,五世而斬。

武帝當年所推行的《推恩令》,也是必須要繼續維持的國策。

劉備既不是依賴著宗親支持上位的天子,又身為曾儘去了祖蔭的漢室宗親都選擇支持《推恩令》,將會使《推恩令》這一項國策的地位越發的穩固。

因此劉備就算有心稱帝,最好的時機也不是當下,而是在一統天下之後!

亂世未定,何以稱帝?

劉備不急於一時,李基更有著迅速能一統天下的豪情壯誌,不差這麼幾年的功夫。

屆時,光複大漢,重造乾坤,威望名聲均達到了頂峰的劉備再登臨帝位,也將會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傳國玉璽,也將會是再度順勢出世的時間,讓劉備所坐的帝位添上幾分天命所歸,豈不是更好?

隻是以上種種的計劃,李基卻是很難跟孫策說個透徹,反倒是一旁的周瑜似有所思。

不過有了李基的再三確認,孫策原本一直有些彷徨的內心也是隨之安定了下來之餘,重新將玉璽小心收了起來。

旋即,注意到李基眉眼中難掩的幾分疲態,孫策便匆匆地攜著周瑜主動告辭了。

而對於李基而言,孫策的憂慮不過是一個小小的煩惱。

劉備稱王,開府建製,所涉及的事情之多簡直是超乎想象。

尤其是李基在這方麵壓根就沒有絲毫的經驗,不少地方還需要請教劉虞等老臣,又或是鄭玄蔡邕等大儒。

其中,關於劉備稱王所需準備的良辰吉日以及一應祭天稱王儀式,還有設立宗廟社稷等等繁瑣之事也就是麻煩罷了。

安排布置上,對於李基而言也就是耗些精力和心思罷了。

可在有人提出呂布所控的國都洛陽已是偽朝,合該另設新都,重置朝廷,以明正統後。

這一點,無疑說出了不少人的心聲。

自呂布當街弑君後,不說呂布那個外戚大將軍的身份認不認,就連在洛陽的朝廷也已經無人再認了。

這種情況下,不少人皆認為即便劉備稱王,也斷然不能再遙尊呂布所掌控的洛陽朝廷,否則無疑成了一則笑話。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