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覺得東北的胡子和綹子,都是聚眾打劫鄉裡的流氓土匪。
其實,這兩個詞並不是一回事。
胡子隻是一幫鬆散的強盜團夥兒,說白了這些人掛上長髯,戴上麵具,縱馬劫掠的時候就是土匪,分了錢、燒了麵具之後,還是一般的農家漢子。
而綹子則完全不同,基本上可以理解為職業馬匪,專項業務十分熟練,搶錢、截貨、綁肉票,而且各個打出了匪號,例如東北最有名的抗日馬匪:三江好!
在大部分人的傳統印象中,土匪就是一群烏合之眾。
其實,綹子的內部分工十分明確,甚至有完整的領導組織體係,行動時遵守行規,是一夥有組織的武裝暴力集團。
從最常聽說的“大當家的”到綹子的中堅力量“四梁八柱”,以及最底層的“崽子們”,組建了一個完整的“金字塔式”的體係。
馬殿臣三闖關東,最後一次加入了鹿雲鎮附近的孤山嶺,定了匪號,一時間在東北一帶,也算是名聲大噪,成了一代有名有姓的大綹子。
但最早先,馬殿臣的名聲同樣不小,隻是那時候的馬殿臣名聲還算不錯,遠沒有被人稱呼為“魔王”的程度。
在赫大嫂家中休息了一夜,第二天一早,道神符就帶著高晉上街‘閒逛’去了。
隻是高晉初到東北,對於街麵上的新鮮沒多少興趣,卻對道神符昨晚提到的馬殿臣生出了好奇心。
這一早上,他在集市當中不隻一次聽到有人提起過馬殿臣的名字,這心裡就好像長了草一樣。
他吞吞吐吐了好長時間,才開口問出了心中的疑問。
道神符領著他在集市上轉了一圈,聽著周圍老鄉口中的對話,心中也在暗暗的盤算。
看到高晉那囁嚅的嘴角,心中的想法也逐漸成型了,領著他找了一處紅火的小攤子邊上坐下,給他講起了當初崔老道哄他的故事。
“說起這個馬殿臣,跟你還有點相似,彆看他在東北揚名,實則他是東山人,而且還是個大孝子,早年因為饑荒淪為乞丐,母親在饑荒中餓死了,他沒了顧忌憑借著一股子狠勁兒,在乞丐中也混出了不小的名望。”
“但乞丐哪有吃得飽的,饑一頓飽一頓的也不是長久之計,所以十五六歲的馬殿臣,遣散了身邊的一幫小跟班兒,帶著兩個兄弟闖關東來了長白山,跟了一個老板,放山挖棒槌!”
“結果來了關東不久,其中一個兄弟就沾了大煙炮兒算是廢了,另一個剛開年就得了重病,他為了給兄弟治病,孤身去放山,算是犯了這個行當的忌諱,這放山挖棒槌的,忌諱一個人跑單幫。”
“結果藥沒找到,卻碰到了一隻成了道行的大蜈蚣,馬殿臣也算是藝高人膽大,拚的一身傷,打死了大蜈蚣,挖了寶丹不說,還得了一株七兩多的棒槌,就是可惜,救了人命……卻沒能救回人性!”
道神符緩了一口氣,端起桌上的一碗大碴粥,滿滿的吸溜一口,又夾起桌上裹著辣椒油的蘿卜鹹菜,塞進嘴裡,一咬嘎嘣脆的口感,加上滿嘴的玉米香味,吃的他頓時眯起了眼睛。
可高晉卻沒有多大興趣,腦子裡想的都是馬殿臣的傳說。
就好像道神符說的,兩人經曆實在太像了,十來年前的南越,可不就跟當年馬殿臣的時代大部分貼合嘛!
尤其是道神符提起了人性,讓高晉的眼神瞬間都變得有些空洞起來,低著頭喃喃自語的念叨一句:“人性,哼,醜陋的東西。”
道神符知道他的經曆,伸手在他肩頭拍了一下,又把他麵前的大碗推了推說道:“馬殿臣賣了蜈蚣丹,救了兄弟,卻沒想到,他那個兄弟盯上了那根七兩重的棒槌。”
“在兩人回老家的路上,他那個‘兄弟’把他從山上推了下去,不過這馬殿臣跟你一樣,福大命大沒死成,反而因禍得福,在山上發現了一株千年難得一見的寶棒槌“鳳凰單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