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流派,大家也知道我是翰林,在皇室中瀏覽道藏典籍無數,在那裡麵我發現一些自古以來流傳的兵書圖譜,將他們歸納總結之後,就有了你們現在所學的東西。”
“歸納總結?”
門衛傳來了平陽公主的聲音,她柔聲的問道。
“是劍法嗎?”
“不,是一部武學典籍,我將其命名為三分真經。”
這時候,那些士兵們七嘴八舌說起了周歡的淵博,這幾天周歡不但展現了劍法,還有槍術、刀法,甚至還有一些冷門的技巧。
“三分真經?代表著天下武功三分其一還是十成占了三分?”
說話的是平陽公主身邊的那名道人,精神抖擻的他是南方天師教的一位祭酒,而且劍法超群——可惜這個時代並沒有周歡想象中的武功秘籍,至於說九陰真經、九陽神功等東西也沒有,就像是古中國的時代,真刀真槍的肉搏。
“孫道長說錯了,三分真經是因為分成上中下三冊,我在這本真經中彙集了一些我所整理的武功心得,上冊為技巧類,就是各種劍法、槍術、拳譜等,隻是前人心得,不值一提的。”
“那麼中冊呢?”
“一些真氣呼吸法,人的肉體很脆弱,再怎麼練習打磨,都有極限,而呼吸法就是突破極限的一種嘗試。”
周歡的話說完,張道長的臉色已經變得非常的嚴肅了,他深深的朝著周歡行禮並說道:“周翰林大才,請賜教。”
“談不上賜教不賜教的,隻是個人有點心得體會而已。張真人也不用客氣,等此間事情了解,我和張真人多談一談。”
張真人是自願前往北地的道人,對這個人周歡很佩服,他有點類似丘處機,更多的是秉持慈悲之心,希望能讓胡人少造一點殺孽關於曆史上真實的丘處機,大家可以看看一些科普。
“貧僧對於格鬥術也有一定的心得,不知可否參與其中。”
說話的是另一位僧人,他的話讓周歡點點頭。
這個時代和尚出門也會帶著禪杖戒刀,格鬥能力很強,這個大和尚更是格鬥高手,周歡估計自己都不一定能打過這個大和尚。
在場的人沒有人問三分真經的下冊講述的是什麼,雖然周歡也沒有想過三分真經到底寫不寫,而他之所以放出這個噱頭,目的就是讓自己顯得更加的神妙莫測。
天之道,損不足而補有餘,在黑非洲時候周歡見識過該如何裝神弄鬼,或者說如何在微薄上裝神弄鬼,能夠讓一個人迅速的擁有許多的粉絲。
平陽公主就這樣看著周歡,看著他臉上的那一抹自信。
唯有才華不負人,也許講的就是這樣的人吧。
“三分真經?”
當平陽公主等人回到了住處的時候,整個人依舊在思考著周歡所說的四個字。
這個時代,識字的人很少,敢於著書立傳的人本身就不多,而敢在書上加上真經的字眼的更是極少,這是連當今宰相或者大儒都不敢做的事情,而周歡居然敢這樣做!
“張真人,你看周翰林……”
“請公主以後尊稱周翰林為周先生,他的大才足夠此稱呼。”
眨了眨眼睛,平陽公主點點頭,等著張真人的解釋。
“將簡單的東西說的複雜很容易,我朝許許多多的武功大家祖傳的七十二式、三十六路等,其實歸根到底不過是來來往往的十來下,最後擴充到許多的套路。周先生所講述的一些東西,在一些世家裡麵是傳家寶,而且非常的簡單,幾下就能講完,這才是真正的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