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恰好這活兒我熟(1 / 2)

還是戴安妮給奶奶解釋:“屬於臆造的網絡笑話,但其中多少也蘊含了些年輕人現在的消費習慣跟意識風向,我們……”

卻在這個時候停住口,看向秭小偉:“然後呢?”

語氣已經是總裁對下屬的居高臨下了。

秭偉昌的眼裡才滿滿的都是驕傲,好兒子!

這就是叫兒子來目的。

從小就這樣,當他因為文化知識的短板卡殼或者冷場的時候,都靠兒子破局。

隻是小時候可能更多是孩子撒嬌逗趣,越來越大,就越來越要言之有物了。

真特麼是在逼著秭小偉擅於用腦:“對,這是個臆造的笑話,甚至有點對女性不尊重,怎麼能僅憑一身內衣就判斷什麼玩不玩的,骨子裡還是性彆對立那套。”

作為掌管女性產品企業的三位富婆,聽了這話,怎麼可能沒點另眼相看?

連旁邊站著的女管家,和那幾位家務阿姨都悄悄多瞥幾眼,動作輕巧不少,生怕打擾了說話。

也許從心底,她們也能辨彆出來“廚子”的這個兒子,跟她們已經截然不同。

秭小偉可是在白領一線廝混的都市男女,太熟悉某書、某音、雙微等各種網媒的性彆論調。

甚至這也是熟練掌握,然後能夠跟家長、學生溝通的重點。

“女性內衣本來就是女性獨立的符號之一,那麼穿內衣到底是為了生理上的方便,還是取悅自己、取悅愛人?剛才這個笑話,重點就在這裡,到底選擇哪一邊?”

反正戴阿姨忍不住轉頭重新打量了下秭偉昌,還做了個鼓腮幫子的可愛表情。

秭偉昌隻殷勤的伸手幫她盛碗湯,還偷偷做眼色示意女友的女兒。

因為戴安妮很不經意的調整了下自己的坐姿,這是個心態、觀感在發生變化的下意識行為。

初見麵的男女之間,通常會表示有好感。

秭草包文化沒有,這種身體動態絕對了若指掌!

秭小偉更是裝著沒看見:“很遺憾,這個事情上沒有全都要,作為女性隻能選一邊,我想作為產品,可能也隻能選一邊,不然在消費者眼中的定位就一定會混淆。”

為什麼說金牌教培是轉網絡直播帶貨的上好料子呢。

他們太擅長根據聽眾反應來調整自己的表達了。

又太擅長順著表達來故意把立意加深。

對錯不重要,一定要讓彆人產生爭論或者探討的意願,這種表達才是成功。

而且他還故意把這句話對著老太太說。

四十年前在批發市場擺小攤販衝殺出來的老婦人,哪裡聽得懂這種言論,渾濁的眼神都是茫然。

戴安妮被引導著看見,自然要給奶奶解釋下:“這結論有點絕對,但主要態度還是表達清楚了,內衣到底是做什麼用。”

前兩代都吃驚,這還用問嗎?

戴安妮的嗓音其實還多溫柔:“在奶奶您那個時候,一定是為了穿著方便工作,到媽媽的時候,已經開始強調舒適美觀,而到現在就得決定這內衣到底是為誰服務,是取悅自己,還是取悅彆人,畢竟穿在自己身上,舒適度跟樣式關係差彆很大了……”

她也轉頭重新細看秭小偉:“剛才你說你學什麼?才大一?”

年產值數十億的企業其實肯定有類似的商業顧問歸納,這種說法並不新鮮。

但出現在這樣個大學生身上一定罕見。

秭小偉也不藏著掖著:“我其實是第二次去讀大學了,上次學的中文係,畢業後做了三年教培,眾所周知的教培行業被腰斬,才重新去學習新的知識,作為經常要跟青年學生打交道的職業習慣,熟悉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很合理吧。”

總裁反而釋然,點點頭:“有這樣的見識,確實很難得,還有什麼看法嗎?”

說到這裡,還是瞥了眼秭偉昌,可能以為是他提前透了題。

秭偉昌真看不出這眼有什麼含義。

秭小偉卻清晰:“我也是剛剛才知道您家是做內衣的,甚至也不知道具體品牌價位款式,但剛才說過,做教培接觸的家長跟學生特彆多,各種消費階層都有,所以有個很清晰的變化,現在女性偏胖會多一點,因為溫飽已經是基本解決,營養過剩跟缺乏運動導致的形體焦慮已經深入骨髓,我們日常接觸耳朵都聽起繭了,不知道這個提示有用沒,謝謝。”

本來是想要不要壞了老爸的富婆夢,才用比較肆無忌憚的段子去試探。

結果對方穩穩接住,那就要順勢展示點份量,吸引年輕這位的關注,也算是幫老爸多爭取點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