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啊,我沒叫名字啊(1 / 2)

秭小偉就是故意的。

從無意中發現有這樣群老頭子,他自然會有意無意的促成眼前這樣局麵。

在他看來,這跟忽悠一群老頭老太太給孩子買課差不多。

起碼比麵對年富力強的爸媽們要容易得多。

甭管退休以前是多大的腕兒。

老人家還是要好忽悠些。

實際上越是善於觀察的老前輩,越能發現這一周的小年輕有變化了。

絕對比紅薯們的成長變化大得多。

以前秭小偉都是展開折疊椅,捧本書翻看即可。

唯有周末那種要溫書幾個小時,甚至一整天,才鋪開折疊桌,把書本、電腦堆在上麵。

現在就岔開腿坐在樹蔭裡,拿著書卻大多數時間都呆呆的看著遠方,偶爾低頭寫寫畫畫。

瑪德,這就跟泡妞吸引妹子的道理一樣。

帥氣小哥天天在附近固定乾嘛,遲早被注意到。

這些老人家也覺得這個勤奮的小夥兒,這幾天是談戀愛了嗎。

有點走神啊。

難免好奇的湊近些,看他抱著《園林工程學》,膝蓋上的大活頁記事本上密密麻麻的思維導圖,用各種顏色標注得滿滿當當。

還時不時往上麵添幾筆。

自然有人會問了:“你這是在讀望天書嗎?知識可不會自動朝腦海裡麵湧進來。”

老頭們都笑。

秭小偉才從思維海洋裡驚醒,這倒不是做作。

他的態度一貫都是儘量水到渠成,包圍住妹子遲早能軟化搞定,而不是虛情假意的裝個假場麵,更不會居心叵測的故意設計圈套。

還差點打翻自己的記事本,才捂住幾支筆指遠方:“風景園林城市最美好的樣子,不就是對麵嗎,我在思考怎麼把這種優缺點提煉出來,灌注到更多的城市園林規劃當中去。”

麵對這樣清新脫俗的淡淡裝逼,老頭們果然麵麵相覷了。

他們大多都是教授以上級彆。

但高校農業教授,大多還是以數理化農業技術方麵的專家為主,基因啊,育種啊,治蟲之類。

僅有一個搞園林類的都皺眉了:“這能看出來什麼風景園林城市的美好?亂糟糟!”

秭小偉居然敢對老教授調侃:“眯著眼睛看嘛,不要在乎那些細節,眯著眼關注整個對麵的分布……”

還彆說,早上遛彎兒的各位老人家,幾乎全都眯著眼看對麵。

他們可能在這裡看了幾十年,從一片碧綠蔥鬱的偏僻山脈,最多有幾棟村落小房,慢慢衍生變化,直到二三十年來房地產爆發,旅遊業飛躍。

這裡是山脊,麵前順著下去一大片山坡都是各種農學院的實驗田地。

穀底有小河流,到對麵山坡起來,又是鋪天蓋地的樹木蔥鬱,據說以前都歸農學院隨便用,現在當然有界限。

成了一大片濕地公園。

然後公園上方又從坡麵有不少建築。

經曆了翻天覆地變化的建築群。

現在這些成片的漂亮建築群,靠著巨大的風景林區山脈,形成旅遊度假休閒住宅區,大多是洋房或者彆墅區,絕對舒適宜居的好地方。

當然,因為不同開發商相互搶地盤,各有各的規劃特色搞得有點七零八落,幾乎看不到總體規劃的思路。

但忽略這些細枝末節,真是隻這麼眯著眼看大關係。

就好像一枚包著翠綠粽葉的粽子,三角錐的那種,蘸放在糖碟裡。

再怎麼搞這點山腳底部的開發,隻要整座山脈保護好了,都無傷大雅。

換言之,剛才那位園林老教授看到的是這山腳幾條街的所謂規劃,這小孩兒看到的是整片山脈聯係起來的山水氣派。

格局自然而然高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