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17年冬,這時候崇禎皇帝都吊死在煤山上幾個月了!
明代收稅製度是“兩稅製”,就是一年收兩次,分夏稅和冬稅,夏稅是每年六月份左右陸續上繳!崇禎是4月初上吊死的!那麼我推算後可以得出結論!
方為旬作為稅收官,他應該就是在收完稅回朝廷的路上遭遇崇禎吊死,大明朝亡了!
國都破了,那他收來的稅還交給誰!
剛才老頭講了,老賦德村的磚塔一直有個藏銀傳說,我瞬間就把二者聯想到了一起。
千萬彆小看這些村子裡的傳說,很多都是有根據和來頭的,比如江口西王寶藏的傳說。
明代中早期收稅都不收錢,收實物,像豬肉糧食,布匹蠶絲,鐵器銅器,反正家裡有什麼就給什麼,然後由官府在把這些統一賣成錢。
這麼做是因為怕全部收錢的話,老百姓集中賣糧會導致糧價崩盤,在者就是當年國內白銀產量嚴重不足。
明代中後期,自“隆慶開關”後,大量白銀通過海上貿易流進明朝,也是從這時候開始,收稅又開始收白銀了,官府將老百姓交上來的碎銀子統一熔爐重鑄,鑄成五十兩一枚的大銀鋌,這種就是行業裡說的正兒八經的雪花銀,質量極好。
在當年這種大背景下,那方為旬收到十萬多兩稅銀這事兒就很有可能了,大明亡了,他隻能將這批夏稅白銀自個兒留著,他在淳安建建橋鋪鋪路,最後實在花不完了,他就以建個磚塔的名義將剩下的官銀深埋在了地下!
此外,我還發現它這個賦德塔的名字可能也暗示了玄機。
想想看,所謂“賦德”。
賦就是指賦稅!而德又諧音了“得”!
一個銀艇五十兩,十萬兩就是二千個,就算方為旬修橋鋪路花了一半,那還有剩一千個!
這種銀艇我之前賣過兩個,平均一個的價格在七到十萬快左右,我就按最低價七萬一個算,一千個就是足足七千萬,這萬一真讓我找到,那就發橫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