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郭智深,趙傑幾人就朝著九聯書店去了。
九聯書店是上湖市本土的大型書店連鎖,早幾十年,家國內憂外患,上湖市的九家書行、雜誌社、出版社聯手站出來,開了一家書店,為的就是開啟明智,弘揚文化。
做過很多好事,還免費給民眾們送過書,後來隨著戰爭結束,昔日的九家書行有些早就淹沒在滾滾紅塵裡,但九聯書店反而是一直延續了下來。
聯文出版社固然是出版行業的龐然大物,卻也沒有辦法支配到九聯書店身上來。
丁熹和龐長青兩人在行業內浸淫這麼長時間,豁出去一張老臉,終於是從九聯書店的手上拿下來一個橫幅推的位置。
但九聯書店那邊的負責人也同樣表示,隻幫忙掛三天,三天之後如果書籍的銷量達不到他們九聯書店這邊的爆款書標準,那就不要管他們不念舊情了。
麵對這樣的話語,丁熹和龐長青又還能再說什麼呢?
隻有感謝。
兩個人心裡都惴惴不安,不知道《明朝那些事兒》這本書到底會爆出一個什麼樣的成績出來。
相對於丁熹和龐長青兩個人的忐忑,郭智深與趙傑等人的心情就相當輕鬆了。
郭智深是來看笑話的。
趙傑心中的想法稍微多一點,要打個結,他也想看看尹弘城的這本小說在出版之後到底會是一個什麼樣子。
上午的九聯書城人不算很多,今天又是節後的第一個工作日。
郭智深和趙傑等人是十點左右才抵達的,此時的九聯書城裡麵人稀稀疏疏,隻有一些看起來沒什麼太多事情的大學生在這邊轉悠。
上湖市的大學很多,光是九聯書城附近十公裡就足足有三所綜合性大學,兩所職業大專。
絕大多數的人來書店其實都是有自己目標的,一到書城之後就知道自己需要什麼樣的書。
但也有很大的一部分人在到達了書店之後拿完自己想要的書,就開始在書店裡麵轉悠了起來。
《明朝那些事兒》這部書的擺放位置很顯眼,第一冊《洪武大帝》,第二冊《萬國來朝》。
趙傑有些酸:“這個西湖出版社名不見經傳的,怎麼能給尹弘城拿到這麼好的宣傳位置?”
九聯書店的封推宣傳是非常不錯的位置了。
趙傑以前也發過書,彆說在九聯書店上拿到這樣的宣傳位置了,就連書架的擺放位置都相當靠後。
到最後,那本書一共也就賣了不到五千冊。
什麼人買的都不知道。
郭智深在書店裡麵來回打量,就目前這個冷清模樣,也讓郭智深心裡有底,這本書能大賣?
他寧願去吃屎。
就在腦子裡麵浮現出這種想法的時候,郭智深自己也忽然覺得肚腹間傳來了一陣猛烈的絞痛。
“趙傑,我去上個廁所……”郭智深察覺到不對,跟身邊的幾人說了一句。
“好的郭總。”
“沒問題郭總。”
郭智深朝著洗手間快步走了過去,可接連推門都發現裡麵有人。
這讓郭智深越發焦急。
另一邊,隨著郭智深的離去,幾個人也是都四散開來,自己找自己感興趣的一些內容。
他們對尹弘城的這本新書完全沒有太在乎。
隻有趙傑。
趙傑對《明朝那些事兒》的銷量非常關注,他在書架上隨便拿了一本書,然後就站在貨架旁邊,想要觀察《明朝那些事兒》的銷量。
從上午十點到十一點半,趙傑發現《明朝那些事兒》這部書的銷量還不錯,沒有自己一開始想象的那麼低。
僅僅是一個半小時,居然就有七八個人帶著《明朝那些事兒》走了。
這讓趙傑非常的不理解。
甚至都想自己上去問問他們,憑什麼就喜歡《明朝那些事兒》啊?
他想起了自己當年出版書的時候,他也是這樣站在自己書籍的貨架旁邊,但是整整一天下來,根本就沒有人關注他的那本書。
這樣的落差擺出來,讓趙傑覺得有點無法接受。
隨著時間推移,九聯書店裡麵的人也開始變得多了起來。
趙傑內心有些煩躁,抬頭看了看,自己那幾個同事不知道跑什麼地方摸魚去了,郭智深也沒見回來。
他長吸了一口氣,想讓自己的心情變得更加淡定。
就在這個時候,一個紮著高馬尾的少女出現在了趙傑的眼前,然後很自然的就走到了《明朝那些事兒》的貨架上,將兩本書籍都拿了下來。
連看都沒看就去付款。
趙傑一下子沒忍住,上前攔住少女問道:“姑娘,你這本書都沒有看就直接買回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