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關彩霞知道,好長時間都見不到張浩,才如此配合。
第二天一早,張浩夾著公文包,拎著個小包裹,來到了采購科,領上兩個學徒小張和小劉走上了去上海的火車。
張浩到了上海水泥廠,一共談了五天,找了好幾個人打了好幾通電話,才談妥。
白天沒什麼事,他出去溜達的時候,就已經摸清了黑市的位置。
這五天晚上他都偷摸出去,把身上的2320塊錢,換成了15塊小金條。
又買了兩把牛角木梳,跟最新出的硫磺皂。
第七天的時候,徹底談妥了,張浩又帶著兩個學徒坐上了火車,回到了北平。
等張浩回到北平也沒待幾天,就把他打發到去沈陽,購買煤炭。
這一次他又兌換了13小黃魚,花2000多塊錢。
僅僅三個月的時間,天南海北他到處跑,到處跑訂單,家裡的存款也由17000塊縮水到了3000。
這14000塊就換90條小黃魚,平均每一條的價格都是156元到170元左右。
現在張浩的家底,3000銀元,190條小黃魚,紙幣現金3000多,還有一張彙豐銀行的50萬的彙票。
另外還有5000多斤的糧食,這筆糧食,張浩是準備發在一筆財的。
等到時候糧食不夠吃了,他打算還是去後海?畢竟那裡是他掙的第一桶金的地方。
他還想讓這些滿清老爺貢獻貢獻點家裡的金子,好豐富他的家底,這叫集中力量乾大事。
到了八月份的時候,軋鋼廠的物資已經很豐富了,采購科派出去的人,基本上都回來了。
開了一場慶功宴,這些日子跟著正式工出差的臨時工全部轉正。
正式工每個人獎勵了20塊錢,十斤糧票,一斤肉票,已做獎勵。
八月份此時張浩正在休假在家,到了晚上院裡又開大會了。
鄰居們坐排排,沒果子吃。
三位大爺坐在上方,大有朝南坐北的架勢,不知道還以為他們要登基呢。
隻見坐在首位的易中海輕咳了一聲。
“各位鄰居,今天呢,是有個事要跟你們說。”
“你們也知道今年國家政策,那就是大煉鋼鐵,趕上英國,超越美國。”
“但現在國家的鋼鐵有些捉襟見肘了,這個時候,就到用到咱們的時候了。”
“如果家裡有富裕的,廢鐵釘,鐵塊什麼的,明天到居委會,把這些東西一起捐上去。”
“咱們可是年年拿模範的四合院,可不能在這個事上掉鏈子。”
“一大爺,你放心吧,就算我宋老三家沒鐵,明天我出去溜達溜達,撿我也得給他撿回來,幫助國家發展。”
“好,宋老三,你說的這話有誌氣,為了幫助國家,我們就要有這種信念。”
“那咱們就這麼說定了,有鐵的出鐵,沒鐵的咱們去尋吧尋吧。”
“行了就散會吧,明天,咱們居委會街道口見。”
等人走了之後,何大清跟張浩兩人又摻和到一起了。
“二弟呀,我們家可真沒什麼廢鐵,你給我想個招唄。”
張浩想了想,:“大哥,你知道哪有磁鐵麼?”
“啊,磁鐵,你問那玩意乾什麼呀?”
“大哥,你就說有沒有吧,要是有我就有辦法給你弄來鐵了,你要是沒有我也沒辦法給你弄。”
“我倒是知道車間有,我也能弄來,但你得告訴我,為什麼呀?”
“大哥,你傻呀,拿著磁鐵後邊拴根繩,咱們去河邊裡撈去啊,那河裡邊有的是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