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的新工廠內,大量的車型下線。
不僅有掛著福特標的車型,還有掛著山海汽車旗下標的車型。這些掛著山海汽車標的車型和華夏境內的車型是一樣的,隻是按照美國的法律稍微改變了一下轉向燈的顏色這些東西而已。
這些車型的生產,售賣,售後都由福特汽車進行。山海汽車集團就是一個授權生產商,你福特賣一輛汽車給我多少錢,其他的我不管。
但是產品質量和售後需要接受我的監管,不能把我的品牌給玩壞了。這策略就是輕資產運營。我不在美國建設工廠,不開店麵,也不進行其他投資。
未來經商環境變了之後,大不了我不賺錢了,但是也不會被你美國政府沒收財產。雖然這樣會少賺不少錢,而且受製於福特集團,但是安全啊。
現在的國際局勢什麼都可能發生,對於美國境內的經商環境徐華盛最清楚。所以這些年徐華盛控製的公司,基本上都是采用這種方式,和本地企業進行綁定,輕資產運營,少賺錢卻能保證安全。
車型下線後,福特這邊就開始忙活了起來。
運送汽車的板車不斷的把工廠內生產好的車子拉走,大量的板車在忙活,大量的車子被運送到各自的店麵。
美國時間,3月26號晚上,福特聯合山海汽車集團,舉行聯合產品上市發布會。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好……”
晚上八點,發布會開始後,很多人守在直播間。特彆是美國和加拿大的觀眾,他們是最期待的。
2003年《紐約公告》正式生效後,不僅油價漲了,汽車的價格也漲了。為了滿足嚴苛的排放要求,各大車企也都更新了技術。
僅僅更新技術還不夠,好多車企算了算,按照目前的情況,自己要想生產足夠多的燃油車,就必須購買碳排放積分。
不夠買就不能生產,超標生產就要麵臨更加嚴苛的罰款。
如此情況下,他們的選擇就有限了。要麼購買碳積分,要麼降低產能。各大燃油車企基本上都是多手準備。
一方麵適當的降低產能,提高車價。
另一方麵想辦法讓自己的碳積分達標,自己生產新能源汽車或者直接從其他有碳積分的車企裡麵購買積分。
而積分最多的車企,就是華夏車企,華盛汽車和山海汽車,手裡有大量的碳積分。不過現在積分的價格還沒出來,他們現在也不急著買,到年底一起購買就行了。
降低產能後,這些車企默契的就把車價的優惠減少了,不少新上市的車型價格都上漲了一些。
說白了,這些成本還是要轉嫁到消費者身上的。
車價上漲,燃油上漲,大家的出行成本上漲了,所以這些人對福特的這次上市發布會很期待。
發布會上,福特和山海汽車的人帶來了很多車型,通過講述也讓大家了解了真正的技術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