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官府發放去府城路上的糧食,方家一大家子幫著過來領。
去府城的人家每人三升,無論男女老幼——這又是縣城不缺糧的證明,顯然去府城的名單交上去後,官府已經不加掩飾了。
排隊,很快輪到方家。
“等等!”
伴隨著這道聲音,昨天方臨幫扶過一把、那個額頭上有個疤的衛姓小吏走了出來,原本正在發糧的小吏識趣退到一邊。
顯然,同為小吏,這個衛姓小吏明顯職位高些、權力大些。
“小兄弟,又見麵了!”衛姓小吏對方臨點點頭:“這都是你家的?一共十口人,對吧?”
這是將方家來的,如大房方傳宗、方傳輝、方玉玉,二房方草兒、方赫、方小小,四房方歲安,這些小孩都算作成三房的人了。
“不是,我們家就四……”方孫氏下意識開口。
方臨胳膊碰了下方母,讓她閉嘴,自己上前道:“對,是十口人。”
“嗯,十口人,一人三升,一共三十升,也就是三鬥。”衛姓小吏讓方臨畫押,發了糧食後,又開具附籍的文書證明。
“謝過了。”方臨又是道了聲謝,一大家子這才轉才離開。
方母還是平生第一次在光天化日、眾目睽睽之下經曆這種‘徇私枉法’的刺激事,激動得壓抑不住,右手捂著嘴才不至於叫出來。
方叔有、田萱也沒好到哪裡去,隻是方父感覺有些不妥,而田萱的想法是,臨弟真厲害!
方老爺子、方奶,大房、二房、四房也紛紛看著方臨,有種深不可測的感覺。也是,都是一個村、一家人,誰不知道誰啊?怎麼方臨突然就結識了縣城的貴人,還是這種能幫著‘徇私枉法’過硬交情的。
特彆是二娘方王氏,感覺昨晚那一包乾豆角花得真值,認定方臨以後必然是有出息的,將來,多半能仰仗得上呢!
當然,無論如何想,方家沒一個笨人,不會在這裡問出口。
說來也巧,方家後麵,就是當初去要糧的宋家,宋家人見證了這一幕,自然滿心羨慕嫉妒。
當然,羨慕嫉妒是真的,卻也和後麵看到的不少人家一樣,不敢聲張——民懼官,自古以來的事情,隻好做出一副羞與為伍的神態。
不過,若是有關係的是他們家,就絕不會再是這種神態,多半是眉開眼笑、鼻孔朝天了——正應了那句話,人不是憎恨特權,而是憎恨自己沒有特權。
方家過後,衛姓小吏直接進去了,換回之前的小吏主持發糧,讓想鑽空子,看看那人是不是眼神不好使的人家頗為失望。
不過,哪裡都不缺自作聰明的,想學方家,將親戚孩子拉來當作自家的,想要渾水摸魚,但官府是有戶籍黃冊的,那小吏一下就看出來,人家可不慣著,直接就將一家人押走了,這才打消了不少人家弄虛作假的想法。
這邊,衛姓小吏重新進去,裡麵另一人問道:“老衛,那人是你家親戚,怎麼也要去府城?”
“是幫過我的一個小兄弟,人不錯。”衛姓小吏歎息:“也是可憐人,因為府城那些富商大賈,要去走一遭。”
“是啊,咱們縣裡可不缺糧,若非那些大商賈缺人,買通上麵,這些百姓也不必去。”
這人調侃道:“話說,讓那些百姓離開土地,可是千難萬難,這次若非以糧食為借口,四兩撥千斤,還真沒法子。也是巧,恰逢揚子江泛濫,決堤了幾處……嘶!”
說到這裡,他仿佛想到什麼,突然倒吸了口涼氣:“那決堤,該不會也是……”
那群豪商膽大包天著呢,為了自己利益,偷工減料讓揚子江決堤的事,也未必乾不出來。
“這可不是咱們該知道的。”
衛姓小吏搖頭:“人活在世,知道越多越煩惱,難得糊塗啊!”
……
方臨並不知道後麵這場對話,一一驗證了他之前分析出的信息。
不過,知道與否,都不影響方家如那千千萬萬去往府城的家庭一般,如一滴水,汪洋彙入時代的長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