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鋪子時,不要急著下決定,多聽多看,打聽清楚工錢多少,東家是否好打交道,人品如何,有無拖欠、克扣工錢的情況……”
方臨頓了一下,又補充道:“在這個過程中,難免遭人白眼,莫輕言放棄。”
“我記住了。”鄭於重重點頭。
他漸漸也領悟到:要臉,那就彆抱怨碼頭挑工的活兒累;如果不想乾那種苦累的重體力活兒,就得放下臉皮。
“最後送你一句話,天上不會掉餡餅,但我們能做很多事情,比如做足準備,沉下心來,提升能力,讓自己變得更‘好運’。”
聽到最後這話,鄭於瞬間感到腦子中仿佛有什麼東西一下炸開,醍醐灌頂,茅塞頓開,就好像突然開竅了一般。
他回望過去一段時間,自己這是做了什麼?和宋凱、白寶混在一起,東一榔頭、西一棒槌地瞎折騰,簡直就是在浪費人生。
這時候,鄭於突然想起一句諺語: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
有的人,哪怕生長在惡劣的環境,也會如錐子放進囊中,遇到合適的機會,立刻就會冒頭鑽出來——就如方臨生長在閉塞的小和村,但來到府城,很快就打開局麵。
有的人,雖然笨一些,但也並不是沒救了,與蠢貨為伍,隻會被一起染黑;而靠近有能力的人,卻會受到熏陶,不斷變好。
“謝了!”鄭於似乎想明白了什麼,長長吐出口氣,再次鄭重道了句謝,又一躬到底,這才轉身離開。
方臨目視對方離去,也沒多說,兩人的關係、對方的付出,也就值他說這麼多,更核心、私人的一套方法,他並不會告訴。
不過,僅僅方才那些話對方能聽進去,也足夠受用了。
“臨子!”耿石忽然碰了下方臨肩膀。
“嗯?”
“剛才那些東西,你就這麼說出去,會不會……”耿石是想說會不會太吃虧。
“動動嘴皮子的事而已。再說,知易行難,道理就在那兒,難的是踐行,看他自己吧!”
“那就好。就是沒想到,以前宋凱一夥兒那麼囂張,現在也徹底散夥了,鄭於更是來認慫,有求著你的一天。”耿石感歎著,心裡十分快意解氣。
方臨笑了下,沒再說什麼,在他看來,這隻是一個非常小的插曲,僅此而已。
他的注意力,早已不放在曾經的村人身上了。
……
回了棚戶區,和耿石分彆,方臨竟在距方家不遠的一片空地上看見了方母,此時,她正一邊做著縫補的活計,一邊和不少手上也有活兒的大娘大嬸嘮嗑。
——更準確的說,是這群大娘大嬸在圍著方母吹捧,好聽話不要錢地說出口,方母則是一邊‘虛偽’地謙虛擺著手,一邊掩飾不住的眉開眼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