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看戲(2 / 2)

臨夏 吃紅薯不 5276 字 7個月前

再說,也不是什麼國色天香的,方家的顏值擔當田萱,也隻是清秀再多一點,看著舒服,真說多漂亮也不算。

一家人出門,今日秋高氣爽,微風徐徐,街麵乾淨,路兩旁栽了樹。

這般的環境,讓人心曠神怡——不同於第一次被那肖姓小吏帶著,心態自卑,今日方家人都穿著乾淨,也看不出不是府城本地人,尤其方臨一身青衫,寧靜從容,看著就像是讀書人,故而走走逛逛,也不會引來路人異樣目光。

“說到看戲,也是有曆史的。”

這些天,方臨從劉掌櫃那裡掏出來了不少雜七雜八或有用、或沒用的信息,此時就充當導遊解說道:“看戲,最早是在勾欄瓦舍,而勾欄瓦舍,起於北宋仁宗時間,又衰落於咱們大夏朝。”

“臨弟,勾欄瓦舍怎麼聽著像是兩個東西?”田萱微偏過腦袋問道。

“是,萱姐聰明。”

方臨笑道:“瓦舍,舉行娛樂活動的地方,勾欄,則是演出的地方,大的瓦舍有十多處勾欄。進入勾欄是有門檻的,每座勾欄幾乎是全封閉的,隻有一道門可供出入,換句話說,要掏錢買票。”

“而現在麼,咱大夏的茶館酒樓,大些的會請戲班子,小些的也都會請說書人,伱站外邊也能免費聽,免費看,不要錢,勾欄瓦舍沒人去,不可就慢慢衰落了麼?”

“是這個道理,要我,我也去不要錢的。”方母說著,誇讚:“我兒懂得真多。”

“也是從掌櫃那兒聽來的。”方臨笑了笑:“今上午,咱們先去一順茶館。”

像是豪商大賈,自家養有戲班子,自不必說,而這一順茶館,在劉掌櫃口中名聲極好,多有官吏親屬、掌櫃東家去聽戲。

說著走著,一家人很快就到了,朱紅色大圓門上方嵌著鬥大燙金大字‘一順茶館’,進了門,就有小二迎上來問:“客觀是要專席、雅座、惠座,還是站聽?”

所謂專席,在戲台下最好的位置,獨人一桌,桌上有糖餅,五果,即:桃、李、杏、栗、棗,十味菜肴,乾果等等。

雅座次之,兩人一桌,桌上有糖餅、菜肴、乾果。

惠座麼,三四人一桌,隻有糖餅、乾果,沒有其它菜肴了。

而站聽,則是在戲台下方,凹形站著的一圈,不要錢,隻要你衣著乾淨、身上沒有異味,就不會阻攔。

——城中酒樓、茶館,有的允許站聽,有的不允,一順茶館是允的,這般除了能得一個好名聲外,也能烘托人氣,還能讓坐下來的專席、雅座、惠座客人對比之下,心中有一種優越感。

方父、方母到了這般‘好地方’,有些拘謹,也一時弄不懂什麼專座、雅座,田萱同樣忐忑,唯有方臨平靜,上前遞過二錢銀子,開口道:“一張惠座,麻煩了。”

“您客氣,這邊請。”小二一聽,還以為是茶館常客,收了銀子,帶著笑容,引路過去。

一家人放輕腳步,來到戲台下靠後的一張空桌子,坐下,很快小二又彎著腰過來,上了一盤糖餅、乾果。

“吃。”方臨壓低聲音,分給方父、方母、田萱。

今個戲台上的是《精忠傳》,戲是好戲,演員也演得也好,讓人很快沉入,看得目不轉睛。

茶館中其他人也是一樣。

戲劇就是如此,沒有門檻,無論飽讀詩書,還是目不識丁,高雅還是通俗,都能雅俗共賞,給人帶來精神上的愉悅。

方母看了一會兒,眼睛閃亮亮的,湊過來極小聲在方臨耳邊道:“這戲真好呢!我小時候也看過看戲,戲班子去到了鄰村,我們就追著跑去看,有一次戲班子少個小姑娘的角色,我還被拉上去說了句詞呐!”

方臨聽出方母的高興。

這種高興,不是為丈夫、兒子什麼的而高興,僅僅隻是因為自己。

他此時忽然生出一念:‘每個母親都曾年輕過,每個母親都曾是少女,她們也曾有自己的喜好,如果有一天,當她們卸下生活的重擔重拾年輕時的喜歡,請一定守護好她們眼裡的光。’

方臨決定,以後輪休,都要帶方父、方母、田萱多出來走走,看看戲,畢竟這能花幾個錢,人生又能有多少年頭?趁著他們還走得動,看得了,莫等白了頭,空悲切!

這時,戲曲進入高潮,秦檜在皇上麵前進讒言,要召回嶽飛,戲台下一人突然猛地一聲大叱,道了聲‘著’,跨著虎步衝上台去,蒲扇大的巴掌直接拎起了‘秦檜’。

……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