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元宵(2 / 2)

臨夏 吃紅薯不 5554 字 6個月前

方父、方母、田萱點頭之餘,心中多多少少也有著些期待,上萬兩銀子搭建的鱉山燈誰不好奇是什麼樣子呢?

在這種心情下,湯圓吃起來都不太有滋味了,這也是近來方家條件好了不少,又逢過年大魚大肉洗禮,不太稀罕了。

不過這般美味,小貓乖乖很是喜歡,吃得頭都不抬,耳朵不時動一下,尾巴也時而跟著晃悠。

也是因為這些天方家夥食格外好,它近來,飯點回來準時的很,就是吃過飯後,沒一會兒就不著家,不知去哪溜達了,想找它擼一擼都隻能等飯點,方母都說,這養個貓和沒養也沒什麼區彆。

吃過飯,一家人出門。

……

出了胡同,到了街市這邊,能明顯感覺到,一下子喧囂、熱鬨起來,人流如織,燈火如晝,元宵燈會的氣氛撲麵而來。

有行人踩著高蹺,悠悠然走在鬨市之中;

有高蹺馬,四個人騎在馬上,舞刀弄槍,不少人圍著觀看,大聲叫好;

有雜耍班子,兩名童子頭上頂著長長的木梯,木梯上一人坐著各種動作,周邊圍了許多人;

……

還有舞獅的、舞龍的。

叫賣聲也此起彼伏——不比除夕夜,今夜元宵燈會,可是做生意的好時機,官吏大多都放假了,街頭混混也要過元宵,沒人盤剝,路邊小販小攤都沒人管。

那一個個鋪子,一個個攤位,真是什麼好貨都擺出來了,有東西兩洋的貨物店,有西北兩地的皮貨店,還有川廣集貨等等。

海內海外,天南海北,天下貨物好似都集中於此。

路上,方臨還看到,一人從鋪子出來,戴著一副眼鏡,真個洋氣!

“真熱鬨啊!咱們小和村比不上,海寧縣城都不行。”方父感歎。

“可不是?那年元宵,我和你爹,還有村人抄小道翻山越嶺,趕去海寧縣城看燈會,可比這差多了。”方母說著。

路上,方臨猜中了兩個燈謎,得到了一個狐狸麵具、一個紅燈籠,方父、方母不要,便都給了田萱,她戴著狐狸麵具,一手提著紅燈籠、一手拉著方臨,高興得眉眼彎彎。

當!當!

前麵敲著鑼,竟是有說評書的,人好多。

時辰還早,一家人不急著去月湖,便湊過去。

因為他們也有經驗了,一般來說人越多,越是說明這裡有好東西,果然,近前就聽到議論。

“是柳麻子說評書,那可得聽聽!”

“什麼,柳麻子是誰?要說這柳麻子,整日懶懶散散,跟沒睡醒似的,但就憑這一手說書的本事,就衣食不愁。”

“是啊,柳麻子說書,說得極好,每天隻說一回書,每回定價一兩銀子,十日之前預約,都請不到。”

“一兩銀子,這麼高?”價格之高,讓這人都咂舌:“還好,今日元宵,幾家茶館聯合請來柳麻子在外說書,吸引人氣,不要錢也能聽。”

……

方臨拉著田萱,與方父、方母擠過去,向裡看去。

隻見那柳麻子臉色熏黑,右臉有著大片麻子,下巴還有個疤,樣貌奇醜。

此時,他剪了燈芯,有小二送上素色茶盞,喝了一口,款款而言:“卻說那武鬆……”

今日這一出,正是景陽岡武鬆打虎,此人說來,疾徐輕重,吞吐抑揚,入情入理,入筋入骨。

《水滸傳》方臨自然看過,此人講的,與原本迥異,卻又拿捏得當,張弛有度,毫不絮叨,當說到武鬆到店中沽酒時,店內無人,倏地一吼,在場空缸空壇都甕甕有聲;說到虎來,那陣陣低沉吼聲,眼前都仿佛出現飛沙走石,腥風撲麵的畫麵,好像真的有猛虎一般……

‘這年頭說書,還要兼會口技,真卷啊!’

方臨想著,見方父、方母、田萱聽得入迷,又見不遠處一個熟人,便對他們道:“爹、娘、萱姐,你們在這等著,我去買些栗子。”

……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